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014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补偿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方法并不能同时适用于LC和CL两种补偿结构的问题。具体步骤为:S1:计算耦合机构的耦合系数,给出耦合系数随准直距离的变化规律;S2:对基于双Г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进行分析,计算满足零输入阻抗角ZPA和系统输出恒压CV或恒流CC的约束条件;S3:建立系统在两种工作模态下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对系统结构及其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满足多约束条件的系统最优参数。本申请综合考虑了电场耦合器的正负耦合系数,可以方便、快速地配置系统补偿参数。该系统不仅可以在零输入阻抗角状态下工作,而且可以实现CV或CC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线直接电气接触带来的各种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被国际工业界公认为对世界影响最大、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的突破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

2、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c-wpt技术,是一种以高频电场作为能量传输载体,并综合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工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实现无直接电气连接的电能传输技术。

3、电场耦合无线电力传输(ec-wpt)技术解决了传统电线直接电接触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然而,补偿网络的结构和参数与耦合器耦合系数的正负特性密切相关。因此,以往研究中对lc和cl的设计并不通用,可能无法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此外,设计过程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补偿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设计方法并不能同时适用于lc和cl两种补偿结构的问题。

2、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包括耦合机构,所述耦合机构包括发射极板P1和P2以及接收极板P3和P4,所述发射极板P1和P2与原边Г型补偿网络连接,所述接收极板P3和P4与副边Г型补偿网络连接,其特征在于,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给出耦合系数随准直距离的变化规律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系统在零输入阻抗角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包括耦合机构,所述耦合机构包括发射极板p1和p2以及接收极板p3和p4,所述发射极板p1和p2与原边г型补偿网络连接,所述接收极板p3和p4与副边г型补偿网络连接,其特征在于,参数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给出耦合系数随准直距离的变化规律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系统在零输入阻抗角zpa工作且系统恒压cv输出的约束条件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系统在零输入阻抗角zpa工作且系统恒流cc输出的约束条件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系统的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对系统结构及其参数进行优化的具体步骤为:

6.一种基于双г型补偿结构的ec-wp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颖冯启昌卿晓东雷婷潘俐巫俊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