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及布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89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及布局方法,属于冶金设备及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回转窑后的沉降室工序对其做右向90°垂直布置,使产线的布局方向做90°变向;在沉降室后的表冷器工序对其做右向90°垂直布置,此时产线完成180°转弯;表冷器后续的除尘器、脱硫装置、风机和烟囱与回转窑、单筒冷渣器、破碎机和铁渣仓做平行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产线设备进行U型布局,使产线的长度大大缩短,解决了部分工厂长度方向不足导致无法布置的情况;在宽度方向上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提升;该产线布局形式的设计未影响其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且结构布局更加紧凑,降低了土建及钢结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及布局方法,属于冶金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和固废运输、处置管理的加强,钢铁厂除尘灰处置渠道越来越窄,逐渐成为制约生产的难题。在国家“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下,资源再生和利用产生的循环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此专利技术是利用钢铁企业冶炼的转炉除尘灰、烧结除尘、高炉除尘灰、含铁污泥和瓦斯灰等为原料,采用火法富集处理生产低度氧化锌和烧结料,产线布局储灰、配料、输送、火法还原、收集、烟气处理、铁渣降温、破碎、转运等环节,既处理了除尘灰及废渣,节约了资源,又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2、由于此类产线涉及工序较多,同时由于上下工位衔接问题,该类产线布局一般呈直线型布置,因此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造成土地投资成本升高,且影响钢铁厂厂内物流运输,对厂内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及布局方法,通过将产线设备进行u型布局,使产线的长度大大缩短,解决了部分工厂长度方向不足导致无法布置的情况;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除尘干灰仓(1)、皮带机(2)、双螺旋混料机(3)、污泥仓(4)、污泥堆场(5)、圆盘给料机(6)、上料皮带机(7)、回转窑(8)、沉降室(13)、返灰仓(14)、表冷器(15)、除尘器(16)、脱硫装置(17)、风机(18)和烟囱(19),所述污泥堆场(5)连接污泥仓(4),污泥仓(4)通过皮带机(2)连接除尘干灰仓(1),污泥仓(4)的出口端通过圆盘给料机(6)连接双螺旋混料机(3),双螺旋混料机(3)的出口端通过上料皮带机(7)连接窑尾下料溜管,窑尾下料溜管连接回转窑(8)的窑尾,回转窑(8)的窑尾进入沉降室(13),沉降室(13)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除尘干灰仓(1)、皮带机(2)、双螺旋混料机(3)、污泥仓(4)、污泥堆场(5)、圆盘给料机(6)、上料皮带机(7)、回转窑(8)、沉降室(13)、返灰仓(14)、表冷器(15)、除尘器(16)、脱硫装置(17)、风机(18)和烟囱(19),所述污泥堆场(5)连接污泥仓(4),污泥仓(4)通过皮带机(2)连接除尘干灰仓(1),污泥仓(4)的出口端通过圆盘给料机(6)连接双螺旋混料机(3),双螺旋混料机(3)的出口端通过上料皮带机(7)连接窑尾下料溜管,窑尾下料溜管连接回转窑(8)的窑尾,回转窑(8)的窑尾进入沉降室(13),沉降室(13)与回转窑(8)呈90°布置,沉降室(13)的另一端通过90°转向弯头进入表冷器(15),表冷器(15)一端与除尘器(16)、脱硫装置(17)、风机(18)和烟囱(19)依次连接,表冷器(15)另一端连接返灰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13)位于回转窑(8)上方,与污泥堆场(5)和污泥仓(4)同侧;沉降室(13)一端与回转窑(8)互相垂直,其另一端与表冷器(15)亦互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处理固废产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胜张达赵金凯方堃韩毓刘洋董园园韩红梅赵屾
申请(专利权)人:唐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