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88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反应器内具有耦合室和电解室,耦合室的底部具有以使耦合室与电解室导通的孔洞;电解模块的电极板处在电解室内,电极板的材质为铁,耦合室内填充生态填料。有益效果为:将电解与生态填料耦合,当电解后混合液流经生态填料时,一方面,利用残余铁离子、铁氢氧化物引发的耦合效应,提高填料脱氮效果,同时诱发除磷微生物的生长,以增加生物除磷效果,强化生物膜的形成,最终提高脱氮效果同时进一步净化水中残余磷物质,总体实现低碳高效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达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生态填料过滤截留作用,延长反应历程,有效实现磷的二次去除,降低出水浊度与色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氮磷去除对于控制水体污染意义重大。脱氮方面,多采用生物脱氮法,其具有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点,但随着洗涤剂、化肥等的大量使用,污水中n、p含量显著升高,c:n:p比例失调,碳源不足,无法满足微生物营养要求,导致生物脱氮效果降低,出水难以达标;一般采用天然生物质填料来解决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的问题,天然生物质本身具有合适c:n:p比例,其被微生物降解后被微生物利用,从而提高脱氮效果,但一般的玉米芯、秸秆等草本生物质存在脱氮不稳定、脱氮效率低、运维管理复杂等问题,而木质生物质结构强度好,易于维护管理,可实现稳定脱氮,但氮去除率一般低于60%,脱氮效果有待提高;除磷方面,目前多采用电解法除磷,电除磷虽然效果明显,但存在极板消耗大,能耗高,出水浊度高,残余铁引发的色度等问题。

2、出水由一级a提标至地表ⅳ类已成趋势,一级a(gb18918-2002)总氮限值为15mg/l,总磷限值为1(2006后建设的为0.5)mg/l;地表ⅳ类(gb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和电解模块(2),所述反应器(1)内具有耦合室(110)和电解室(120),所述耦合室(110)的底部具有以使耦合室(110)与电解室(120)导通的孔洞;所述电解模块(2)的电极板(210)处在电解室(120)内,所述电极板(210)的材质为铁,所述耦合室(110)内填充生态填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填料(3)包括:生物质填料(310)以及布置在生物质填料(310)上方的天然滤料(320),所述生物质填料(310)内分布有颗粒的改性木炭(3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1)和电解模块(2),所述反应器(1)内具有耦合室(110)和电解室(120),所述耦合室(110)的底部具有以使耦合室(110)与电解室(120)导通的孔洞;所述电解模块(2)的电极板(210)处在电解室(120)内,所述电极板(210)的材质为铁,所述耦合室(110)内填充生态填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填料(3)包括:生物质填料(310)以及布置在生物质填料(310)上方的天然滤料(320),所述生物质填料(310)内分布有颗粒的改性木炭(330);所述天然滤料(320)低于所述耦合室(110)上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填料(310)与改性木炭(330)的质量比为100:(5~25),天然滤料(320)的厚度为2cm~1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填料(310)所采用的生物质为木质生物质,木质生物质为竹和腐朽木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由竹加工成的不同形状的填料厚度为1.5mm~25mm;由腐朽木加工成的不同形状的填料厚度为15mm~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电解耦合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滤料(320)为火山岩、陶粒、沸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鹰郑力程晓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自动化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