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79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包括芯辊和固定轴,所述芯辊的表面与固定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芯辊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底板。该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通过设置芯辊、固定轴、安装底板、挡板、盖板、提升装置和固定装置,芯辊能够在固定轴的内部进行转动,安装底座与安装物进行固定,提升装置在安装底板的使用,可以使固定轴带动芯辊上下方向移动,固定装置的使用,能够使固定轴带动芯辊移动后进行固定,具备可以调节芯辊的工位,解决了现有芯辊不能进行双工位对环形工件进行轧制,调节高度的方式会使芯辊的使用寿命减少,加工不同高度的环形工件需要更换芯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径轴向辗环机,尤其涉及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


技术介绍

1、数控径轴向辗环机是机、电、液、仪一体化的数控设备,主要用于轧制轴承环、齿圈、法兰、轮毂、薄壁桶形、风电法兰、高径法兰等锻件,数控径轴向辗环机通过芯辊对环形工件进行轧制,是一个能够对环形工件进行定位和挤压的零件,使环形工件逐渐扩大,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控制环形工件的厚度,在需要对不同高度的环形工件进行加工时,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芯辊不能进行双工位对环形工件进行轧制,调节高度的方式会使芯辊的使用寿命减少,加工不同高度的环形工件需要更换芯辊。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具备可以调节芯辊的工位,便于调节芯辊高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芯辊不能进行双工位对环形工件进行轧制,调节高度的方式会使芯辊的使用寿命减少,加工不同高度的环形工件需要更换芯辊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包括芯辊和固定轴,所述芯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包括芯辊(1)和固定轴(2),所述芯辊(1)的表面与固定轴(2)的内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辊(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底板(3),所述安装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挡板(4)的内部和盖板(5)的内部均与安装底板(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提升装置(6),所述固定轴(2)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提升装置(6)包括滑块(601),所述滑块(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包括芯辊(1)和固定轴(2),所述芯辊(1)的表面与固定轴(2)的内部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辊(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底板(3),所述安装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挡板(4)的内部和盖板(5)的内部均与安装底板(3)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底板(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提升装置(6),所述固定轴(2)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提升装置(6)包括滑块(601),所述滑块(601)的表面与安装底板(3)内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滑块(601)的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602),所述第一支撑块(60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提升杆(603),所述提升杆(603)顶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块(604),所述第二支撑块(604)的左侧与固定轴(2)的右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包括l形块(701),所述l形块(701)的后侧与固定轴(2)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701)表面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卡块(702),所述l形块(70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压外壳(703),所述液压外壳(7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液压柱(704),所述卡块(7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液压柱(704)配合使用的方形块(7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径轴向辗环机的芯辊双工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拢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