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注塑模具及大幅面球壳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注塑模具及大幅面球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42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射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大幅面球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体积大且重量大的大型曲面塑件顶出时,大型曲面塑件跌落导致设备被损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和凹模间形成模腔,凸模上设有顶出系统,顶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顶压件,顶压件具有顶压面,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止挡凹槽,止挡凹槽与模腔连通以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和/或,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用于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的止挡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与止挡凸起或止挡凹槽止挡配合的加强部的大幅面球壳。利用止挡凸起和/或止挡凹槽支撑塑件,避免塑件跌落,保护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潜水器观察窗、飞机风挡、化工反应容器等部件中都会用到透明且密封耐压要求高的大型曲面塑件,例如大幅面球壳,大幅面球壳包括球壳本体和用于与其他结构连接的翻沿,通过翻沿能够将大幅面球壳安装在相应的结构上。

2、申请公布号为cn 116476334 a,申请公布日为2023.07.2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幅面深腔塑件注塑模具,利用凸模和凹模制造大型曲面塑件,凸模和凹模间形成模腔,在开模后塑件位于凸模上,利用凸模上设置的顶出系统将塑件从凸模上顶出,再利用机械手或人工取件。

3、如图1-3所示,传统的顶出系统4包括用于与塑件接触以顶出塑件的顶压件5(即顶出系统包括用于顶出塑件的顶压件5),顶压件5沿图2中垂直纸面向里和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延伸(即顶压件5的延伸方向在图2中垂直纸面向里和垂直纸面向外),顶压件5具有用于与塑件顶压接触的顶压面6。在开模前,使凸模1的温度低于凹模2的温度,利用塑件热胀冷缩的性质使开模后的塑件固定在顶压件5上,但在顶压面6将塑件顶出后,机械手抓取塑件前的时刻,如图3所示,塑件可能从顶压件5上跌落至凹模2和凸模1之间,常规尺度的塑件跌落后不会对设备造成影响,但由于需要制造的大幅面厚壁球壳(即大幅面球壳3)的幅面直径(球壳翻沿8的外周面的直径)超过3m,质量超过140kg,所以大幅面厚壁球壳跌落后会损坏踏板传感器等设备;同样的,在其他圆柱状、圆锥状和流线状的大型曲面塑件跌落时也会损坏踏板传感器等设备,即体积大且重量大的大型曲面塑件在跌落时会损坏踏板传感器等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及大幅面球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顶压面将体积大且重量大的大型曲面塑件顶出后,机械手抓取大型曲面塑件前的时刻,大型曲面塑件跌落导致踏板传感器等设备被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注塑模具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和凹模间形成模腔,凸模上设有顶出系统,顶出系统包括用于顶出塑件的至少一个顶压件,顶压件具有用于与塑件顶压接触的顶压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止挡凹槽,止挡凹槽与模腔连通以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和/或,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用于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的止挡凸起。

4、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为改进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凸模和凹模形成模腔,在注塑完成后,开模并通过顶出系统的顶压件顶出塑件,顶压件的顶压面与塑件顶压接触以顶出塑件。当顶压件的顶压面上存在与模腔连通的止挡凹槽时,在注塑成型时,熔料会进入止挡凹槽中,从而保证顶压件在顶出塑件后能够与塑件止挡配合以支撑塑件,保证塑件不会从顶压件上滑落,进而避免大型曲面塑件跌落,避免踏板传感器等设备被损坏。当顶压件的顶压面上存在止挡凸起时,在注射成型时,止挡凸起会伸入模腔内,熔料会围绕止挡凸起冷却成型,从而保证顶压件在顶出塑件后能够与塑件止挡配合以支撑塑件,保证塑件不会从顶压件上滑落,进而避免大型曲面塑件跌落,避免踏板传感器等设备被损坏。当不同的顶压面上分别设有止挡凸起和止挡凹槽,或者同一个顶压面上同时设置止挡凸起和止挡凹槽时,也可以保证顶压件在顶出塑件后与塑件止挡配合以支撑塑件,保证塑件不会从顶压件上滑落,进而避免大型曲面塑件跌落,避免踏板传感器等设备被损坏。在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注塑模具时,在开模后,利用顶出系统的顶压件顶出塑件,由于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止挡凸起和/或止挡凹槽,所以顶压件能够支撑塑件,避免塑件跌落损坏踏板传感器等设备。

5、更进一步地,顶压件至少为两个,且在各个顶压件上均设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

6、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止挡凸起和/或止挡凹槽设置在至少两个顶压件上,能够从不同的位置支撑塑件,为塑件提供多点支撑,从而进一步避免塑件跌落。

7、更进一步地,止挡凹槽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止挡凹槽;止挡凸起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止挡凸起。

8、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设置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的长条状,能够增大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与塑件的止挡面积,避免塑件跌落;同时,相对于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的技术方案而言,使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能够从多处支撑塑件,进一步避免塑件跌落。

9、更进一步地,所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均具有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的侧壁。

10、有益效果为:相对于使各个止挡凹槽或止挡凸起沿曲面塑件所对应的圆的径向延伸的技术方案而言,使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的侧壁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易于顶压件的加工制造,也能够方便将塑件从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上取下。同时,在曲面塑件想要跌落时(即曲面塑件想要与顶压件发生相对转动时),顶压件能够与曲面塑件立即止挡配合,从而避免曲面塑件与顶压件间发生相对转动,避免曲面塑件跌落;另一方面,顶压件对曲面塑件的支撑力竖直向上与重力抵消,以避免曲面塑件在顶压件的支撑力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跌落,从而更好地避免曲面塑件从顶压件上跌落。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止挡凹槽的槽底为竖直平面。

12、有益效果为:相对于槽底为斜面的技术方案而言,将槽底设为平面更易于顶压件的加工制造。

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幅面球壳的技术方案是:

14、一种大幅面球壳,包括球壳本体,在球壳本体上连接有用于与注塑模具的顶压件上的止挡凸起或止挡凹槽止挡配合的加强部,以避免在大幅面球壳在被顶出时从顶压件上跌落。

15、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为改进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置加强部,能够在大幅面球壳被顶压件顶出时,使加强部与顶压件上的止挡凸起或止挡凹槽止挡配合,从而避免大幅面球壳从顶压件上跌落,避免踏板传感器等设备被损坏。同时,加强部能够提高大幅面球壳的结构强度,提高大幅面球壳的承压密封性。

16、更进一步地,加强部至少为两个。

17、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加强部能够在顶压件将大幅面球壳顶出时,从多处支撑球壳本体,进一步避免大幅面球壳跌落。

18、更进一步地,加强部沿大幅面球壳的翻沿的径向均布在球壳本体上。

19、有益效果为:相对于加强部均设置在球壳本体一侧的技术方案而言,通过沿球壳翻沿的径向均布的加强部,能够从多处均匀的支撑球壳本体,进一步避免大幅面球壳跌落。

20、更进一步地,加强部具有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的侧壁。

21、有益效果为:使加强部的侧壁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一方面,能够便于机械手将大幅面球壳从顶压件上取下,在大幅面球壳想要跌落时(即大幅面球壳想要与顶压件发生相对转动时),大幅面球壳能够与顶压件立即止挡配合,从而避免大幅面球壳与顶压件间发生相对转动,避免大幅面球壳跌落;另一方面,顶压件对大幅面球壳的支撑力竖直向上与重力抵消,以避免大幅面球壳在顶压件的支撑力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跌落,从而进一步避免大幅面球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和凹模间形成模腔,凸模上设有顶出系统,顶出系统包括用于顶出塑件的至少一个顶压件,顶压件具有用于与塑件顶压接触的顶压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止挡凹槽,止挡凹槽与模腔连通以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和/或,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用于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的止挡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压件至少为两个,且在各个顶压件上均设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止挡凹槽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止挡凹槽;止挡凸起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止挡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均具有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凹槽的槽底为竖直平面。

6.一种大幅面球壳,包括球壳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球壳本体上连接有用于与注塑模具的顶压件上的止挡凸起或止挡凹槽止挡配合的加强部,以避免在大幅面球壳在被顶出时从顶压件上跌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幅面球壳,其特征在于,加强部至少为两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幅面球壳,其特征在于,加强部沿大幅面球壳的翻沿的径向均布在球壳本体上。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幅面球壳,其特征在于,加强部具有沿顶压件运动方向延伸的侧壁。

10.如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幅面球壳,其特征在于,加强部用于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并构成加强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凸模和凹模间形成模腔,凸模上设有顶出系统,顶出系统包括用于顶出塑件的至少一个顶压件,顶压件具有用于与塑件顶压接触的顶压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止挡凹槽,止挡凹槽与模腔连通以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和/或,至少一个顶压件的顶压面上设有用于在顶压件顶出塑件后支撑塑件的止挡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压件至少为两个,且在各个顶压件上均设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止挡凹槽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止挡凹槽;止挡凸起为沿顶压件延伸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止挡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有止挡凹槽和/或止挡凸起均具有沿顶压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都军民卢丙举程栋余文辉秦丽萍吕伟红党帅营邹德波姜勇周晓鹏卫超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