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34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腔体,其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带孔隔板,所述带孔隔板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富油煤容纳腔和焦油容纳腔;集气袋,所述集气袋通过气体收集阀门与所述腔体连接;腔体盖,覆盖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射频控制装置,所述射频控制装置的射频天线插入所述腔体内,用于加热所述富油煤容纳腔中的富油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验装置可以通过射频控制装置控制射频加热的功率及频率,可以通过集气袋这一简单的装置判断腔体内热解过程是否结束,富油煤热解过程产生的液体以及剩余残渣做到了干湿分离,更好的收集了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富油煤原位热解。


技术介绍

1、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煤炭资源开采转化利用技术。富油煤原位热解技术,是指将富油煤直接在地下通过外部热载体传递热量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大分子有机物会发生链节的断裂,从而生成小分子的油气组分,所得油气产物通过采集井导出地面进行分离及深加工。其优点在于:原位热解直接实现了碳地下封存;原位热解极大降低了对地层的损害;地下原位热解采油减少地面固体半焦的堆积,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且能够显著降低工艺过程碳排放。

2、原位加热技术根据加热原理可以分为传导加热、对流加热、化学加热、辐射加热四种,传导加热适用于导热系数高、热解温度低、加热时间长的作业场景,而煤的导热系数极低,不适用;对流加热技术的优点是加热效率高,载热介质可以循环使用,缺点是注入过程热量损失大;化学加热技术放热目的层内部,加热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但存在着反应控制工艺复杂、反应原料和作业成本高的缺点;辐射加热技术可以直接让目的层温度升高,不需要传导或对流的形式传热,能量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3),所述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焦油收集阀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盖(8)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盘根(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盖(8)上开设有供所述射频天线(10)贯穿的通孔,所述腔体(5)内还设置有天线保护筒(9),所述天线保护筒(9)套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孔(3),所述腔体(5)的底部设置有焦油收集阀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盖(8)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盘根(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加热富油煤原位热解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盖(8)上开设有供所述射频天线(10)贯穿的通孔,所述腔体(5)内还设置有天线保护筒(9),所述天线保护筒(9)套设在所述射频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耀吴晓丹唐颖李又武苏展蒋时馨高英俞益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