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12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涉及地桩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安装有插杆,所述桩体外侧滑动安装有顶座,所述插杆外侧滑动安装有底盘,所述顶座底端边部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转动安装有若干架杆,所述底盘顶端边部对应架杆位置处转动安装有伸缩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构造多重三角稳定支撑结构,对地桩多向、多重加固,提高了地桩的结构强度,增强了地桩的负载能力,可构成抓地力转化结构,有效利用外部干扰力,大幅提高抓地力,大幅提高了抓地力对干扰力的抵抗效果,使地桩与土地的连接紧密性得到跨越式提高,有效解决了装置安装过程中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接口处的土质松动现象,并可有效卸去地桩使用过程中受到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桩,具体为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


技术介绍

1、常规能源都是有限的,而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和绝对的安全性,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光伏发电则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用于光伏发电的太阳电池板,则需要恰当的光伏地桩进行安装固定,以保障发电作业的稳定性和效率性。

2、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地桩,在使用过程中,仅通过螺旋叶片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进行限位固定,结构强度极低,抓地力严重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外力干扰,加剧连接处的土质松动,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平衡性、抗拉拔性和抗沉降性能低下,缺乏对外部干扰力的有效抵抗能力,极易因外部扰动力而产生硬性晃动拉扯,导致太阳能板损毁,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地桩,在使用过程中,仅通过螺旋叶片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进行限位固定,结构强度极低,抓地力严重不足,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外力干扰,加剧连接处的土质松动,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平衡性、抗拉拔性和抗沉降性能低下,缺乏对外部干扰力的有效抵抗能力,极易因外部扰动力而产生硬性晃动拉扯,导致太阳能板损毁,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底端安装有锥体,所述插杆外侧设置有螺旋叶,所述桩体顶端安装有卡盘,所述桩体外侧安装有弹性平衡机构;

3、所述弹性平衡机构包括顶座;

4、所述桩体外侧滑动安装有顶座,所述插杆外侧滑动安装有底盘,所述顶座底端边部沿圆周方向等角度转动安装有若干架杆,所述底盘顶端边部对应架杆位置处转动安装有伸缩柱,所述架杆和伸缩柱端部均安装有转头,所述转头端部转动安装有柱筒,所述柱筒底端转动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底端安装有锥头,所述立杆外曲面底部设置有副螺旋,所述立杆外曲面顶部安装有囊套;

5、所述立杆顶端中部安装有空心丝杆,所述空心丝杆顶端安装有限位头,所述空心丝杆外侧位于柱筒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塞盘,所述塞盘顶端边部安装有拉条,所述桩体外侧位于顶座顶部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环板,所述环板顶端边部安装有拉簧,所述伸缩柱伸缩部外侧套接有压簧;

6、所述柱筒底端对应空心丝杆位置处嵌入转动安装有空心轴承座,所述柱筒顶端对应拉条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密封座,所述架杆外曲面顶部安装有导管,所述顶座外曲面对应拉条位置处设置有吊耳,所述伸缩柱固定部外曲面底部安装有支撑座。

7、优选的,所述顶座通过转头与架杆转动连接,所述底盘通过转头与伸缩柱转动连接,所述架杆和伸缩柱均通过转头与柱筒转动连接,所述架杆长度小于伸缩柱最大长度,所述架杆长度大于伸缩柱最小长度。

8、优选的,所述空心丝杆通过空心轴承座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立杆和空心丝杆均通过空心轴承座与柱筒转动连接,所述柱筒通过密封座与拉条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塞盘外壁与柱筒内壁相契合,所述环板通过拉条与环板连接,所述环板通过拉簧与卡盘连接,所述导管和吊耳内腔均与拉条相契合。

10、优选的,所述立杆和空心丝杆均为空心件,所述囊套内腔与立杆连通,所述立杆空腔通过空心轴承座与空心丝杆空腔连通,所述空心丝杆空腔通过限位头与柱筒内腔连通,所述柱筒内腔位于塞盘顶部填充有防护油,所述囊套外曲面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耐磨垫,所述囊套初始外径小于锥头最大外径。

11、优选的,所述空心丝杆长度与限位头厚度之和小于柱筒内腔长度,所述立杆长度小于空心丝杆长度的十倍,所述副螺旋螺距为空心丝杆外部螺纹螺距的十倍,所述副螺旋螺距等于螺旋叶螺距。

12、优选的,所述桩体内部安装有抗压升降机构,所述抗压升降机构包括导腔;

13、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导腔,所述导腔内壁中部安装有导座,所述桩体顶端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底端安装有压环,所述空心螺杆顶端安装有导盒,所述导盒内部滑动安装有塞板,所述导盒顶端中部嵌入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导盒顶端边部安装有法兰盘;

14、所述导腔底端中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位于导腔内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顶端安装有联动座,所述导座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顶端中部安装有卡头,所述联动座顶端对应卡头位置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底端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筒外曲面对应通孔位置处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开设有若干导槽;

15、所述插杆顶端安装有限位座,所述卡盘外曲面中部通过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桩体外曲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桩体外曲面位于顶座顶部位置处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块。

16、优选的,所述螺纹块内壁螺纹与螺纹槽相契合,所述螺纹块外径大于顶座内径,所述螺纹块外径小于环板内径,所述顶座内径与螺纹块内径相同,所述限位螺栓长度等于卡盘半径。

17、优选的,所述压环和联动座均与导腔相契合,所述压环和联动座位于导座两侧,所述导盒通过调节螺栓与塞板连接,所述塞板与导盒相契合,所述导盒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导腔内部位于联动座底部位置处填充有防护油。

18、优选的,所述卡头和联动座均为磁性材料,所述卡头和联动座磁性相反,所述卡头与卡口相契合,所述螺纹杆长度与卡头厚度之和等同于螺纹筒内部螺纹腔长度,所述导座、螺纹筒与卡头的厚度之和小于导腔长度一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20、1、设置有弹性平衡机构,通过顶座、底盘、架杆、伸缩柱、转头、柱筒和支撑座相配合,一方面可构造多重三角稳定支撑结构,实现对地桩的多向、多重加固,给予桩体辅助性支撑固定,大幅提高了地桩的结构强度,使地桩的平衡性能、抗拉拔性能和抗沉降性能觉得以大幅提升,有效增强了地桩的负载能力,另一方面可配以空心丝杆、限位头、塞盘、拉条、环板和拉簧的转化牵引作用,构成抓地力转化结构,充分利用囊套的伸缩特性,有效利用外部干扰力,大幅提高抓地力,大幅提高了抓地力对干扰力的抵抗效果,使地桩与土地的连接紧密性得到跨越式提高,有效解决了装置安装过程中和后续使用过程中接口处的土质松动现象,并可有效卸去地桩使用过程中受到的震动;

21、还有一方面可配以环板的联动作用和伸缩柱的伸缩特性,充分利用拉簧和压簧的弹性形变,构成弹性缓冲结构,给予桩体弹性限位支撑,可有效解决地桩使用过程中因外力而产生的摇晃现象,提供充足的卸力空间,充分卸掉其所受外部扰动力,化硬性机械拉扯为弹性拉扯,大幅提高了对外部太阳能板的防护效果,通过立杆、锥头和副螺旋的导向作用,可利用空心丝杆、塞盘、拉条和环板的联动作用,促使驱使弹性平衡机构各部件同步动作,在对插杆进行辅助性定位支撑,进一步提高其平衡性的同时,配以转头的活动连接作用,有效提高了弹性平衡机构的安装便捷性和稳定性,并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部安装有插杆(101),所述插杆(101)底端安装有锥体(102),所述插杆(101)外侧设置有螺旋叶(103),所述桩体(1)顶端安装有卡盘(104),所述桩体(1)外侧安装有弹性平衡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01)通过转头(205)与架杆(203)转动连接,所述底盘(202)通过转头(205)与伸缩柱(204)转动连接,所述架杆(203)和伸缩柱(204)均通过转头(205)与柱筒(206)转动连接,所述架杆(203)长度小于伸缩柱(204)最大长度,所述架杆(203)长度大于伸缩柱(204)最小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丝杆(211)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立杆(207)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07)和空心丝杆(211)均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柱筒(206)转动连接,所述柱筒(206)通过密封座(219)与拉条(2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盘(213)外壁与柱筒(206)内壁相契合,所述环板(215)通过拉条(214)与环板(215)连接,所述环板(215)通过拉簧(216)与卡盘(104)连接,所述导管(220)和吊耳(221)内腔均与拉条(214)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7)和空心丝杆(211)均为空心件,所述囊套(210)内腔与立杆(207)连通,所述立杆(207)空腔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空心丝杆(211)空腔连通,所述空心丝杆(211)空腔通过限位头(212)与柱筒(206)内腔连通,所述柱筒(206)内腔位于塞盘(213)顶部填充有防护油,所述囊套(210)外曲面等距均匀设置有若干耐磨垫,所述囊套(210)初始外径小于锥头(208)最大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丝杆(211)长度与限位头(212)厚度之和小于柱筒(206)内腔长度,所述立杆(207)长度小于空心丝杆(211)长度的十倍,所述副螺旋(209)螺距为空心丝杆(211)外部螺纹螺距的十倍,所述副螺旋(209)螺距等于螺旋叶(103)螺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部安装有抗压升降机构(3),所述抗压升降机构(3)包括导腔(3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320)内壁螺纹与螺纹槽(319)相契合,所述螺纹块(320)外径大于顶座(201)内径,所述螺纹块(320)外径小于环板(215)内径,所述顶座(201)内径与螺纹块(320)内径相同,所述限位螺栓(318)长度等于卡盘(104)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303)和联动座(311)均与导腔(301)相契合,所述压环(303)和联动座(311)位于导座(302)两侧,所述导盒(305)通过调节螺栓(307)与塞板(306)连接,所述塞板(306)与导盒(305)相契合,所述导盒(305)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导腔(301)内部位于联动座(311)底部位置处填充有防护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313)和联动座(311)均为磁性材料,所述卡头(313)和联动座(311)磁性相反,所述卡头(313)与卡口(314)相契合,所述螺纹杆(309)长度与卡头(313)厚度之和等同于螺纹筒(310)内部螺纹腔长度,所述导座(302)、螺纹筒(310)与卡头(313)的厚度之和小于导腔(301)长度一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部安装有插杆(101),所述插杆(101)底端安装有锥体(102),所述插杆(101)外侧设置有螺旋叶(103),所述桩体(1)顶端安装有卡盘(104),所述桩体(1)外侧安装有弹性平衡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201)通过转头(205)与架杆(203)转动连接,所述底盘(202)通过转头(205)与伸缩柱(204)转动连接,所述架杆(203)和伸缩柱(204)均通过转头(205)与柱筒(206)转动连接,所述架杆(203)长度小于伸缩柱(204)最大长度,所述架杆(203)长度大于伸缩柱(204)最小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丝杆(211)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立杆(207)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07)和空心丝杆(211)均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柱筒(206)转动连接,所述柱筒(206)通过密封座(219)与拉条(2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盘(213)外壁与柱筒(206)内壁相契合,所述环板(215)通过拉条(214)与环板(215)连接,所述环板(215)通过拉簧(216)与卡盘(104)连接,所述导管(220)和吊耳(221)内腔均与拉条(214)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加固的光伏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7)和空心丝杆(211)均为空心件,所述囊套(210)内腔与立杆(207)连通,所述立杆(207)空腔通过空心轴承座(218)与空心丝杆(211)空腔连通,所述空心丝杆(211)空腔通过限位头(212)与柱筒(206)内腔连通,所述柱筒(206)内腔位于塞盘(213)顶部填充有防护油,所述囊套(210)外曲面等距均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强王雪梅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宝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