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配电器和车辆制造技术_技高网

配电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898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器和车辆,配电器包括:壳体;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多组静接触组件,多组静接触组件间隔固定在壳体上;多组动接触组件,多组动接触组件在驱动组件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多组动接触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及,多组静接触组件和多组动接触组件一一对应且选择性地接触,每组静接触组件和所对应的每组动接触组件在周向方向上接触的尺寸不同。多组动接触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使得多组动接触组件和多组静接触组件之间一一对应导通,并且通过驱动件带动多组动接触组件转动,实现配电器上不同电路的导通,配电器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配电盒结构中的母线上设置有作为储能元件的电容。储能电容如果瞬间接收到母线的高电压,会产生冲击电流,长期使用,对元器件以及电机危害很大,影响寿命,因此,在对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之前,需要先对储能电容进行预充电,以避免因瞬间电流过大造成元器件的损坏。

2、相关技术中,高压配电盒一般包含预充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快充正继电器、快充负继电器,由bms分别控制各个继电器的通断,实现充放电功能,使得高压配电盒成本高、体积大,不适用于规模生产。并且,高压配电盒内继电器需要一直有工作电流,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器,多组动接触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错位设置,并且通过驱动件带动多组动接触组件转动,实现配电器上不同电路的导通,配电器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配电器,包括:壳体;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多组静接触组件,多组静接触组件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多组动接触组件,多组所述动接触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轴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及,多组所述静接触组件和多组所述动接触组件一一对应且选择性地接触,每组所述静接触组件和所对应的每组所述动接触组件在周向方向上接触的尺寸不同。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器,多组动接触组件在驱动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使得多组动接触组件和多组静接触组件之间一一对应导通,并且通过驱动件带动多组动接触组件转动,实现配电器上不同电路的导通,配电器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盖体和第一动接触件,所述第一动接触件固定在所述盖体内,部分所述驱动组件穿过所述盖体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所述静接触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静接触件,两个所述第一静接触件均固定于所述壳体且设置于所述动接触组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静接触片均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选择性地接触,多组所述静接触组件的所述第一静接触件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静接触件包括:固定部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配合部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选择性地接触,多组所述静接触组件的所述配合部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动接触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接触件选择性地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之间。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和所述盖体抵接且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动接触件和所述第一静接触件抵接。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静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静接触件在朝向所述第一动接触件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所述盖体限位配合且另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限位配合,以将所述动接触组件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上。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动接触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柱和限位孔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柱和限位孔中的另一种,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四卡接部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第二动接触件,所述第二动接触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且至少部分绕设所述驱动组件,多组所述动接触组件的所述第二动接触件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所述静接触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静接触件,两个所述第二静接触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静接触片均与所述第二动接触件选择性地接触。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动接触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侧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且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动接触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动接触件和所述第二静接触件抵接。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静接触件在朝向所述第二动接触件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弧面。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组所述动接触组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错位设置。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轴,所述驱动件和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动接触组件固定于所述传动轴。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以降低所述驱动件的转速。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上设置有齿轮部,多个所述齿轮的所述齿轮部相互啮合;以及,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另一端和所述齿轮部抵接。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配电器。

2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包括:盖体(41)和第一动接触件(42),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固定在所述盖体(41)内,部分所述驱动组件(20)穿过所述盖体(41)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包括:固定部(311)和配合部(312),所述配合部(312)设置于所述固定部(311)的一侧,所述固定部(311)固定于所述壳体(10),所述配合部(312)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选择性地接触,多组所述静接触组件(30)的所述配合部(312)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选择性地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3),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和所述盖体(41)抵接且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和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4),所述第一限位件(44)设置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13),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313)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在朝向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3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固定件(45),所述固定件(45)的一端和所述盖体(41)限位配合且另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20)限位配合,以将所述动接触组件(40)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15),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421),所述第一限位部(415)为限位柱和限位孔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限位部(421)为限位柱和限位孔中的另一种,所述限位柱和所述限位孔限位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1)包括:第一盖体(411)和第二盖体(412),所述第一盖体(411)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413),所述第二盖体(412)上设置有第四卡接部(414),所述第三卡接部(413)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四卡接部(414)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包括:第二动接触件(46),所述第二动接触件(46)和所述驱动组件(20)固定连接且至少部分绕设所述驱动组件(20),多组所述动接触组件(40)的所述第二动接触件(46)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7),所述第二弹性件(47)的一侧和所述驱动组件(20)连接且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动接触件(46)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动接触件(46)和所述第二静接触件(34)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接触件(34)在朝向所述第二动接触件(46)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弧面(36)。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驱动件(21)和传动轴(22),所述驱动件(21)和所述传动轴(22)传动连接,所述动接触组件(40)固定于所述传动轴(2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多个齿轮(23),多个所述齿轮(23)之间相互啮合,以降低所述驱动件(21)的转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上设置有齿轮部(231),多个所述齿轮(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包括:盖体(41)和第一动接触件(42),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固定在所述盖体(41)内,部分所述驱动组件(20)穿过所述盖体(41)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包括:固定部(311)和配合部(312),所述配合部(312)设置于所述固定部(311)的一侧,所述固定部(311)固定于所述壳体(10),所述配合部(312)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选择性地接触,多组所述静接触组件(30)的所述配合部(312)在周向上的尺寸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选择性地夹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3),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一端和所述盖体(41)抵接且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和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4),所述第一限位件(44)设置于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背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13),所述第一卡接部(11)为卡扣和卡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卡接部(313)为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种,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接触件(31)在朝向所述第一动接触件(42)旋转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3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组件(40)还包括:固定件(45),所述固定件(45)的一端和所述盖体(41)限位配合且另一端和所述驱动组件(20)限位配合,以将所述动接触组件(40)固定在所述驱动组件(20)上。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龙尚小良肖英姿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