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880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有机肥的原料组成为红霉素菌渣20%、大观霉素菌渣10%、泰乐菌素菌渣20%、林可霉素菌渣10%、土霉素菌渣20%和阿维菌素菌渣20%。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其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能够变废为宝制成有机肥料,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园林绿化和土壤改良等领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方式既可消除抗生素污染,又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肥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发酵类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菌渣产生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序,根据抗生素发酵细菌的生化特性不同,有效成分提取有两种方式:药物有效成分从发酵液中提取,菌渣被压缩为滤饼,直接作为固体废物排出;药物有效成分从菌丝体中提取,菌渣全部从提取工序排出。提取的得到的抗生素菌渣的含水率在70%以上,抗生素菌渣干基中的粗蛋白含量为30%~40%、粗脂肪含量为10%~20%,还有菌丝体、部分代谢中间产物、剩余培养基、有机溶媒、钙、镁、微量元素和残留的抗生素。

2、抗生素菌渣处理的方式有焚烧、肥料化、饲料化、填埋、能源化及其他处理处置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3、1、焚烧技术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该方法的缺点是抗生素菌渣的含水率高达70%~80%,热值较低,在焚烧过程中需要外加燃料,导致运行能耗和成本较高,如焚烧1t菌渣大约需2000元。同时,抗生素菌渣焚烧处理必须严格执行gb 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如果焚烧不当,易导致残留抗生素、二噁英等有毒物质的多介质传播,造成二次污染。

4、2、抗生素菌渣做饲料的利用方式在我国被彻底禁止。

5、3、我国已将抗生素菌渣列为危险废物,采用填埋技术进行处置时,必须将抗生素菌渣送入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在抗生素菌渣的贮存、运输和安全填埋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gb18598—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目前很少有企业采用该技术处置抗生素菌渣。

6、4、抗生素菌渣干基中有机质含量达到90%左右,可以作为生物质能源进行回收利用,由于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率低,大量剩余菌渣仍需要进一步处置。

7、5、利用抗生素菌渣做有机肥是一种适于推广应用的处置方式,但是如果抗生素菌渣处理不完全,生产的有机肥中可能含有残留的抗生素和代谢中间产物等,在有机肥使用过程中易在微生物及生物体内累积,形成抗药性,导致潜在的生态风险,但如果抗生素菌渣经过处理能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则可彻底解决抗生素菌渣处理处置的难题。

8、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报道了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方法,如文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报道了采用微生物降解菌株、降解酶、降解途径和降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微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来阐述问题,但是否适用于抗生素菌渣工业化、无害化处理有待进一步确认。

9、国内相关文献“固态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报道了采用热解反应对菌渣进行处理,基本原理为在无氧或者对缺氧的环境下,使菌渣发生热的降解反应,但无相关抗生素降解和残留浓度的内容。

10、国内相关文献资料“好氧堆肥法无害化处理林可霉素菌渣研究”以林可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可以与污泥堆肥一样正常升温,并且堆肥处理后林可霉素残留大幅降解,降解率高达70%;为了提高残留林可霉素的降解率,将堆肥辅料更换为糠醛渣并保持堆肥过程中水分始终为55%-60%。研究结果表明,林可霉素菌渣+糠醛渣堆肥高温时间长,50℃以上高温期达50天以上。经过66天的堆肥处理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率高达99%。存在的问题是:肥时间过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林可霉素菌渣有机肥;经验证,小试实验结果表明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率在90-92%,中试结果表明林可霉素残留的降解率在85-90%,没有达到其资料中公开的技术水平。

11、国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热化学处理技术降解残留的抗生素,存在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较高、反应条件严苛、处理时间较长,而且有些抗生素稳定性较好,在较高的温度(100-150℃)不会分解,长期高温状态下,菌渣容易碳化,并且产生大量的气体(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最终会影响有机肥质量。

12、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抗生素菌渣堆肥产气无害处理技术现状”中阐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采用了三级超声搅拌破碎菌丝团;三级多回路烘干;稀释接入菌剂发酵;流经二价金属离子吸附柱,吸附柱介质可再生利用;脱水、干燥、造粒、烘干、粉碎等技术方法,发酵氧化处理后,菌渣中抗生素降低至10-6以下得到脱二价金属菌渣。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工艺步骤较为复杂,不适用于工业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红霉素菌渣采用酸化的方法进行处理,但不适用于多种抗生素菌渣(包含红霉素菌渣)混合处理。

13、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报道采用强酸处理抗生素菌渣,如专利“一种抗生素菌渣肥料化方法及有机肥料”(专利号:cn202210287216.5)采用浓硝酸处理多种抗生素菌渣,导致部分菌渣碳化,破坏了菌渣中的有效成分,产品质量不达标,并且抗生素的残留浓度超过了150mg/mg,残留浓度较高。

14、国内专利“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cn201911267079.3)报道了抗生素菌渣经过微波处理,加入黄孢原毛平革菌培养液,静置1-2天后过滤,收集固体部分同有机废物进行均匀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进行槽式好氧堆肥发酵,得到有机肥,抗生素的残留浓度小于1mg/kg。抗生素菌渣选自含有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多肽类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菌渣。众所周知,不同种类的抗生素降解原理不同,达到抗生素降解的条件和要求也不同。公开的文献资料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降解木质素的功能,未查到能够同时降解多种抗生素的文献资料,其公开的数据真实性待查。

15、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没有红霉素菌渣、截短侧耳素菌渣、泰乐菌素菌渣、林可霉素菌渣、土霉素菌渣和阿维菌素菌渣混合后降解残留抗生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生物发酵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生物发酵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既可消除污染,又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达到环保与经济双赢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生物有机肥,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红霉素菌渣20%、大观霉素菌渣10%、泰乐菌素菌渣20%、林可霉素菌渣10%、土霉素菌渣20%和阿维菌素菌渣20%。

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5、(1)低温干燥

6、分别将红霉素菌渣,大观霉素菌渣、泰乐菌素菌渣,林可霉素菌渣,土霉素菌渣,阿维菌素菌渣进行低温干燥,然后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渣。

7、(2)发酵培养

8、分别将硬毛栓孔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进行二级发酵培养,培养结束,得到发酵液,并将其混合,得到混合发酵液,调节ph至5.5-5.9。

9、(3)堆肥

10、混合菌渣中分别加入混合发酵液、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侧孢芽孢杆菌菌剂,进行堆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红霉素菌渣20%、大观霉素菌渣10%、泰乐菌素菌渣20%、林可霉素菌渣10%、土霉素菌渣20%、阿维菌素菌渣2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干燥工艺是指使用干化机设备,温度控制住70-80℃,水分6-10%时停止干燥。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毛栓孔菌发酵培养工艺内容如下: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发酵培养工艺内容如下: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工艺内容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红霉素菌渣20%、大观霉素菌渣10%、泰乐菌素菌渣20%、林可霉素菌渣10%、土霉素菌渣20%、阿维菌素菌渣2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干燥工艺是指使用干化机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萍李守刚奇乃杜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希望田野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