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头结构及其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853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头结构及其集成灶,机头结构包括:机头本体;置物台,包括横向段和倾斜段,所述横向段横向设置于所述机头本体前方,并且所述横向段后端与所述机头本体上端连接,所述倾斜段由上往下且朝前倾斜布置,且其上端与所述横向段前端连接;以及照明组件和/或操控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横向段底部,所述操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倾斜段正面。本技术的机头结构,其结构简单、巧妙,能够降低烹饪过程中热量和蒸汽对操控组件和/或照明组件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成灶,尤其涉及一种机头结构及其集成灶


技术介绍

1、目前,大部分集成灶的机头结构,机头置物台是水平横向设置的,照明灯多设计在机头置物台下面,烹饪过程中热量和蒸汽会对其造成损伤;操作区域设置在机头置物台正面上方,容易被烹饪过程产生的热量和蒸汽的损伤,并且用户使用过程中操作以及观察不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头结构,其结构简单、巧妙,能够降低烹饪过程中热量和蒸汽对操控组件和/或照明组件的损伤。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灶。

2、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机头结构,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机头结构,包括:机头本体;置物台,包括横向段和倾斜段,所述横向段横向设置于所述机头本体前方,并且所述横向段后端与所述机头本体上端连接,所述倾斜段由上往下且朝前倾斜布置,且其上端与所述横向段前端连接;以及照明组件和/或操控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横向段底部,所述操控组件设置于所述倾斜段正面。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段背面的倾斜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倾斜段正面的倾斜段。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段背面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为145±20°。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横向段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和/或在所述倾斜段正面开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操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头本体正面设置有集烟部,所述集烟部位于所述横向段下方,在所述集烟部与灶具模块的锅支架之间形成有水平间距。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段底部在前后方向的第一长度大于所述集烟部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水平宽度与所述水平间距之和;和/或所述置物台在前后方向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水平间距与所述集烟部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之和。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段具有构成其顶部的顶板,所述倾斜段具有构成其正面的面板;所述置物台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面板与所述顶板之间。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具有朝所述面板开口的第一卡槽和朝所述顶板开口的第二卡槽,所述面板上侧插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顶板前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且所述顶板后端与所述机头本体背面相平齐。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顶板前端与所述面板上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过渡段包括上过渡板,所述上过渡板包括孤形过渡部和分隔部,所述孤形过渡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前端的顶部与所述面板上端的顶部,所述分隔部插设于所述间隙中且其上端与所述孤形过渡部连接,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孤形过渡部前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孤形过渡部后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段还包括下过渡板,所述下过渡板设置于所述分隔部下方并与所述分隔部连接或间隙配合,所述下过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前端的底部与所述面板上端的底部。

13、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集成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4、一种集成灶,其包括:箱体模块,在所述箱体模块内设有风柜组件;灶具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模块顶部,且其具有燃烧器和位于燃烧器外围的锅支架;以及如上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所述机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箱体模块顶部并位于所述灶具模块后方,所述机头本体的集烟部与所述风柜组件相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的机头结构,通过将置物台设计为包括横向段和倾斜段,并将照明组件安装在横向段底部并位于倾斜段后方,照明区域广,避免因强光造成刺眼,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照明组件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和热量接触,减少因油烟造成失灵和损伤,提高照明组件使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

17、2.通过将操控组件设置于倾斜布置的倾斜段正面,保证操控组件的光与照明组件的光源互不干涉,也不会因强光造成刺眼,同时能够降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蒸汽对操控组件的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22)背面的倾斜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倾斜段(22)正面的倾斜段(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22)背面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为145±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段(21)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照明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和/或在所述倾斜段(22)正面开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操控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本体(1)正面设置有集烟部(11),所述集烟部(11)位于所述横向段(21)下方,在所述集烟部(11)与灶具模块(6)的锅支架(62)之间形成有水平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段(21)底部在前后方向的第一长度大于所述集烟部(11)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水平宽度与所述水平间距之和;和/或所述置物台(2)在前后方向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水平间距与所述集烟部(11)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段(21)具有构成其顶部的顶板(211),所述倾斜段(22)具有构成其正面的面板(221);所述置物台(2)还包括过渡段(23),所述过渡段(23)连接于所述面板(221)与所述顶板(2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3)具有朝所述面板(221)开口的第一卡槽(2301)和朝所述顶板(211)开口的第二卡槽(2302),所述面板(221)上侧插设于所述第一卡槽(2301)内,所述顶板(211)前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2302)内,并且所述顶板(211)后端与所述机头本体(1)背面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211)前端与所述面板(221)上端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过渡段(23)包括上过渡板(231),所述上过渡板(231)包括孤形过渡部(2311)和分隔部(2312),所述孤形过渡部(231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211)前端的顶部与所述面板(221)上端的顶部,所述分隔部(2312)插设于所述间隙中且其上端与所述孤形过渡部(2311)连接,在所述分隔部(2312)与所述孤形过渡部(2311)前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2301),在所述分隔部(2312)与所述孤形过渡部(2311)后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23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3)还包括下过渡板(232),所述下过渡板(232)设置于所述分隔部(2312)下方并与所述分隔部(2312)连接或间隙配合,所述下过渡板(23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211)前端的底部与所述面板(221)上端的底部。

1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22)背面的倾斜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倾斜段(22)正面的倾斜段(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22)背面与水平面的第一夹角为145±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段(21)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照明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和/或在所述倾斜段(22)正面开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操控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本体(1)正面设置有集烟部(11),所述集烟部(11)位于所述横向段(21)下方,在所述集烟部(11)与灶具模块(6)的锅支架(62)之间形成有水平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段(21)底部在前后方向的第一长度大于所述集烟部(11)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并且小于所述水平宽度与所述水平间距之和;和/或所述置物台(2)在前后方向的总长度大于所述水平间距与所述集烟部(11)在前后方向的水平宽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段(21)具有构成其顶部的顶板(211),所述倾斜段(22)具有构成其正面的面板(221);所述置物台(2)还包括过渡段(23),所述过渡段(23)连接于所述面板(221)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鸿宋斌胡丹粟彬陈宇龙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