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809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分流器、换热芯体和下分流器,在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上分别连通有一个风机,所述两个风机分别设在上分流器的上方和下分流器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两个风机均为离心式风机,且所述两个风机的水平投影落在换热芯体的水平投影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换热装置,其风机不占用设备的水平投影空间,有利于整机体积的小型化,也便于与有冷媒式空调设备室内机构成一体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换热装置,尤其有关一种空气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通讯基站机房及各种其他机房、写字楼、酒店、影剧院、居家等各种场合,都用到空调设备调节空气温度,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减少空调设备所带来的能源消耗成为空调设备厂家与用户共同面对的课题。在空调设备运行过程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发生在制冷或制热的工作环节。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制冷或制热功能,就成为空调设备降低能源消耗的关键。目前广泛用采用空气换热装置,利用室内外环境存在较大温差的天然丰富能源,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将能有效减少空调设备对制冷或制热功能的使用,有效降低能耗。可以想到的,空气换热装置也可以不依附于空调设备而单独使用,能对室内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如图1所示,申请号200820108865.X的技术专利文献揭示一种智能隔离式逆流空气换热器,在中间主架100上设置上分流器4、换热芯体1和下分流器5。上分流器4、换热芯体1和下分流器5相连通而构成第一气流通道AB和第二气流通道CD。上分流器4的左侧面的出风口连通有风机40,下分流器5的右侧面的出风口连接有风机50。存在温差的两股气流逆向流经换热芯体1即可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两股气流均转向180度。该空气换热器的风机40、50分别设在上分流器4的左侧面和下分流器5的右侧面,凸出于换热芯体1的侧面,占用了换热芯体1以外的水平投影平面空间,占地面积大,不利于整机体积的小型化,也不利于与具有冷媒的空调设备形成一体机。另外,这里采用的风机40、50为轴流式风机,风压小,风量不足,影响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其风机不占用设备的水平投影空间,有利于整机体积的小型化,也便于与有冷媒式空调设备室内机构成一体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分流器、换热芯体和下分流器,在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上分别连通有一个风机,所述两个风机分别设在上分流器的上方和下分流器的下方。在本技术中,所述两个风机均为离心式风机,且所述两个风机的水平投影落在换热芯体的水平投影范围内。在本技术中,所述上分流器、换热芯体、下分流器分别具有交替设置且对应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其中一个风机与上分流器、换热芯体、下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一风道,另一个风机与下分流器、换热芯体、上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呈180度转弯。在本技术中,所述上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左侧,出气口在下端,上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呈90度转弯路径;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下端,出气口在上-->端,上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呈上下竖直路径。在本技术中,所述换热芯体的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上端,出气口在下端;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下端,出气口在上端;换热芯体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均呈上下竖直路径。在本技术中,所述下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上端,出气口在下端,下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呈上下竖直路径;下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右侧,出气口在上端,下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呈90度转弯路径。在本技术中,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换热片,各换热片由多个换热条沿平行于长度方向相拼接而成,所述各换热条由两段以上的换热子条相串接而成,各换热子条包括主筋和设于主筋两侧的多个翼片。在本技术中,所述各换热子条的多个翼片中沿主筋长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翼片的端部延伸有对接凸台,相邻的换热子条的对应翼片的对接凸台相对接。在本技术中,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分别包括相组接的多个隔板单元,所述各隔板单元由高分子聚合物一体模制而成。在本技术中,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还分别包括紧固所述多个隔板单元的前框、两个侧框和后板,所述后板设有多个插槽,各隔板单元片插置在对应的插槽内。根据上述方案,本相对于现有结构的效果是显著的:本技术的空气换热装置,其风机分别设在上分流器的上方和下分流器的下方,采用离心风机可以将气流改变90方向,有利于将两个风机的主要部分控制在换热芯体的水平投影范围内,风机不占用换热芯体以外的水平投影空间,有利于整体的体积小型化,且便于与有冷媒式空调设备室内机构成一体机,适合于多种不同工业应用场所的安装要求。而上分流器、换热芯体和下分流器构成相对通畅且较短的路径,之后由离心风机直接抽出,气流流动过程中风阻极小,换热效率提高。另外,离心式风机风压大风量足,能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空气换热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换热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热芯体的换热片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分流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分流器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分流器的隔板单元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分流器的隔板单元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分流器的后板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分流器4、换热芯体1和下分流器5,在所述上分流器4和下分流器5上分别连通有一个风机40、50,本技术的改进之处是:两个风机40、50分别设在上分流器4的上方和下分流器5的下方,从而可使两个风机40、50的水平投影大部分落在上分流器4、换热芯体1和下分流器5的水平投影范围-->内,不占用额外的水平投影空间,有利于整体的体积小型化。上分流器4的第一气流通道41的进气口411在左侧,出气口412在下端,第一气流通道41呈90度转弯路径;第二气流通道42的进气口421在下端,出气口422在上端,第二气流通道42呈上下竖直路径。换热芯体1的第一气流通道11的进气口111在上端,出气口112在下端;第二气流通道12的进气口121在下端,出气口122在上端,第一气流通道11和第二气流通道12均呈上下竖直路径。下分流器5的第一气流通道51的进气口511在上端,出气口512在下端,第一气流通道51呈上下竖直路径;第二气流通道52的进气口521在右侧,出气口522在上端,第二气流通道52呈90度转弯路径。两个风机40、50均为离心式风机,工作时气流路径呈90度转弯,离心式风机风压大风量足,能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的上分流器4的第一气流通道41和下分流器5的第二气流通道52具有90度转弯路径,再配合具有90度转弯路径的离心式风机40、50,这样风机40、50设在上分流器4的上方和下分流器5的下方,就能使形成两个180转弯的第一风道AB和第二风道CD。上分流器4的第二气流通道42的出风口422可直接与具有冷媒的空调设备的蒸发器连通,便于与空调设备室内机构成一体机。当两个环境内的空气存在温差时,两股气流按流向相反的方向分别进入第一风道AB及第二风道CD,这样能使两股气流的温差最大化,热交换量大大增加。经换热后,低温气流最大量的带走了高温气流的热量,给高温气流充足的降温,而本身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温。当它们再回到各自所在的环境时,也随之改变了所在环境的温度。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换热芯体1由上下层叠的多个换热片2构成而形成多个交替设置的第一气流通道11和第二气流通道12,各换热片2由多个换热条3沿平行于长度方向相拼接而成,各换热条3由两段以上的换热子条8相串接而成,所述各换热子条8包括主筋81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换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分流器、换热芯体和下分流器,在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上分别连通有一个风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风机分别设在上分流器的上方和下分流器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10-3-17 201020137860.71.一种空气换热装置,包括上分流器、换热芯体和下分流器,在所述上分流器和下分流器上分别连通有一个风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风机分别设在上分流器的上方和下分流器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风机均为离心式风机,且所述两个风机的水平投影落在换热芯体的水平投影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分流器、换热芯体、下分流器分别具有交替设置且对应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其中一个风机与上分流器、换热芯体、下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一风道,另一个风机与下分流器、换热芯体、上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均呈180度转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左侧,出气口在下端,上分流器的第一气流通道呈90度转弯路径;第二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下端,出气口在上端,上分流器的第二气流通道呈上下竖直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换热芯体的第一气流通道的进气口在上端,出气口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盛达能源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