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76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9
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及其应用,涉及二次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粘合剂的粘结性不足以及长期稳定性受限的问题。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所述油性粘合剂体系是由丙烯腈共聚物与硫脲或硫代卡巴肼在油性溶剂中混合得到的;丙烯腈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衣康酸聚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油性粘合剂体系可与活性材料和导电剂混合后作为正极浆料应用于二次电池中,所述油性粘合剂体系涂覆在电池正极集流体上,并最终以交联结构起作用。先将聚丙烯腈进行分子链设计改善其作为粘合剂的柔韧性;将线性粘合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成多氢键交联型粘合剂,共价键与多重氢键共存,保证交联结构的有效性,同时提高长期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快速发展,二次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储能设备中,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航空航天、风力、火力等诸多储能电源体系。不仅如此,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日趋成熟,拥有相似工作原理的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因丰富的钠/钾资源储量而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优化电池结构有利于促进高性能电池的发展。

2、上述的二次电池的正极是由活性材料、粘合剂、导电剂以及集流体组成。其中,粘合剂的作用是将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固定在集流体上。由于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一般为粉末状态,无法仅依靠它们自身固定到集流体上,极片的粉末化与脱落会导致容量损失以及电子、离子转移中断,上述的情况对于电池的正常运行是致命的。因此,粘合剂对于保持电极完整性、离子转移和有效电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3、为实现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目前已有一些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些交联型粘合剂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例如,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粘合剂是由丙烯腈共聚物与硫脲或硫代卡巴肼在油性溶剂中混合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与硫脲或硫代卡巴肼的质量比为4: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共聚物通过如下步骤合成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衣康酸的摩尔比例为70~98:1~15:1~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粘合剂是由丙烯腈共聚物与硫脲或硫代卡巴肼在油性溶剂中混合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共聚物与硫脲或硫代卡巴肼的质量比为4:0.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性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共聚物通过如下步骤合成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衣康酸的摩尔比例为70~98:1~15:1~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丙烯酸酯类单体和衣康酸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为15~20: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性粘合剂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睿李胜海陈耀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