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47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属于山桐子扦插繁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1)扦插基质的制备:将蛭石、河沙、促进剂Ⅰ按照1:2:0.8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2)苗床的准备:选取朝阳方向,设置苗床,于苗床上铺设扦插基质,并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3)插穗的处理:取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修剪枝条长度为8‑10cm,将修剪好的枝条使用紫外线灭菌灯进行灭菌照射处理,然后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浸泡完成后得到插穗;(4)扦插及管理:将插穗插入到扦插基质中,扦插后立即浇水一次,覆盖遮阳网,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5)移栽:将扦插后40‑50天已生根的插穗进行移栽,解决了山桐子插穗易腐烂、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山桐子扦插繁殖,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又名椅树、水冬桐、油葡萄等,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的落叶乔木,具有耐干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的特点。山桐子木材为黄白色-浅黄褐色,质地轻软,适用于纸浆制造或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制作,也可用作实木装饰材料。山桐子的果实可以用来炼制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航空用油等。由此可见山桐子的利用价值相当高,因此,大力推广山桐子的种植已成为当下热点。

2、扦插繁殖技术是解决山桐子优株扩繁的重要技术手段,属于无性生殖。选取植物不同营养器官作插穗,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可分为茎插、根插和叶插三类,将插穗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移植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但是现有的扦插技术过程中易出现插穗腐烂的问题,这就会导致山桐子插穗的成活率低。插穗发生褐化是引起腐烂的重要过程,褐化部位通常会变软,植物组织受到伤害,这就为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有害真菌以及细菌会通过褐化部位的受损组织进入到植物内,导致植物被真菌或细菌感染而发生腐烂。

3、因此,目前需要找到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抑制山桐子插穗发生褐化,解决山桐子插穗易发生腐烂、成活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解决山桐子插穗易发生腐烂、成活率低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p>

3、(1)扦插基质的制备:将蛭石、河沙、促进剂ⅰ按照1:2:0.8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

4、(2)苗床的准备:选取朝阳方向,设置苗床,于苗床上铺设扦插基质,并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5、(3)插穗的处理:取一年生木质化枝条,修剪枝条长度为8-10cm,将修剪好的枝条使用紫外线灭菌灯进行灭菌照射处理,然后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浸泡完成后得到插穗;

6、(4)扦插及管理:将插穗插入到扦插基质中,扦插后立即浇水一次,覆盖遮阳网,同时控制湿度和温度;

7、(5)移栽:将扦插后40-50天已生根的插穗进行移栽。

8、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采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

9、进一步,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将修剪好的枝条使用40w紫外线灭菌灯于1m处照射插穗的切口处,照射时间为20min,照射处理完成后将枝条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至插穗切口上方2-3cm处,浸泡时间为15-20min,浸泡完后得到插穗。

10、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插穗的株行距为10cm×12cm。

11、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土壤的湿度保持在80-90%,空气温度保持在20-25℃。

12、进一步,所述促进剂ⅰ包括以下原料:苯甲酸钠、戊二醛、硝酸银、海藻酸钠。

13、进一步,所述促进剂ⅰ的原料比例如下:

14、苯甲酸钠、戊二醛、硝酸银、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2-1.5):(1-1.5):(0.001-0.0015):5。

15、进一步,所述促进剂ⅰ的制备方法如下:

16、将苯甲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苯甲酸钠1溶液,然后加入戊二醛和硝酸银,搅拌均匀后,加入海藻酸钠,继续混合均匀后得到促进剂ⅰ。

17、进一步,所述促进剂ⅱ包括以下原料:甘露聚糖、阿拉伯胶、山梨醇、丙氨酸、麦醇溶蛋白。

18、进一步,所述促进剂ⅱ的原料比例如下:

19、甘露聚糖、阿拉伯胶、山梨醇、丙氨酸、麦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1.5-2):(1.3-1.5):(1-1.2):(0.8-1.2):(0.6-0.8)。

20、进一步,所述的促进剂ⅱ的制备如下:

21、将麦醇溶蛋白加入到50wt%的乙醇溶液中,在30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3-5min,加入去离子水,得到麦醇溶蛋白溶液,然后将甘露聚糖、山梨醇、丙氨酸加入到麦醇溶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阿拉伯胶,继续搅拌至完全混合,得到促进剂ⅱ。

22、山桐子的扦插过程中插穗易腐烂问题较大,尤其是后期扦插进入基质内后扦插口腐烂导致植株死亡,经过实验可知采用常规的抗菌剂效果也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在处理山桐子扦插过程中将混合进基质的促进剂i和插穗处理过程中的处理剂ⅱ结合起来协同作用于扦插苗,降低插穗易发生腐烂、成活率低的问题。

23、将山桐子插穗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促进剂ⅱ中添加有甘露聚糖可以与山桐子的细胞膜的脂质双层相互作用,填充细胞膜中可能存在的空隙或缺陷,有助于维持膜结构完整,增加膜的稳定性,降低多酚类物质的析出,此外阿拉伯胶、山梨醇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再进行交联,进一步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因此,甘露聚糖、阿拉伯胶和山梨醇协同作用,抑制多酚物质的溢出,减少褐化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山桐子插穗的腐烂率。而添加的丙氨酸可以促进山桐子细胞的分裂和提高细胞膜对促进剂ⅱ的吸收速度与吸收量,使插穗的细胞膜能够快速愈合,以防止插穗在浸泡过程中和扦插后褐化,进而降低插穗的腐烂率。

24、浸泡过促进剂ⅱ的插穗插入到扦插基质中去,扦插基质中加入了促进剂ⅰ,切口处的促进剂ⅱ中的麦醇溶蛋白将插穗少量溢出的多酚汇聚到插穗切口表面处,然后溢出的多酚被吸附进入促进剂ⅰ,同时麦醇溶蛋白与硝酸银协同将多酚沉淀固定于基质中,从而抑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减少插穗的褐化。此外,促进剂ⅰ中还加入了苯甲酸钠和戊二醛,协同促进插穗切口处的愈伤组织的根原基的形成与分化,促进成插穗主根的生长,进而促进插穗的生长,提高成活率。而海藻酸钠的加入是为了将促进剂i形成水凝胶状,可以将沉淀固定下来,且能够较长时间的对插穗作用,同时海藻酸钠具有很好的释水性,可以补充水分。因此,促进剂ⅱ与促进剂ⅰ协同促进插穗的生长,抑制插穗的腐烂,进而提高山桐子扦插的成活率。

25、有益效果:

2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山桐子扦插技术进行改良,通过扦插过程中加入促进剂i和促进剂ⅱ,两者协同对山桐子扦插苗进行处理,降低多酚对扦插的影响,抑制褐化反应的发生,使得山桐子插穗的腐烂率降低,成活率提高。经本专利技术扦插得到的山桐子易于成活,抗逆性高,能够有效提高山桐子种植的效率。且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将修剪好的枝条使用40W紫外线灭菌灯于1m处照射插穗的切口处,照射时间为20min,照射处理完成后将枝条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至插穗切口上方2-3cm处,浸泡时间为15-20min,浸泡完后得到插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土壤的湿度保持在80-90%,空气温度保持在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包括以下原料:苯甲酸钠、戊二醛、硝酸银、海藻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的原料比例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的制备方法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Ⅱ包括以下原料:甘露聚糖、阿拉伯胶、山梨醇、丙氨酸、麦醇溶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Ⅱ的原料比例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Ⅱ的制备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将修剪好的枝条使用40w紫外线灭菌灯于1m处照射插穗的切口处,照射时间为20min,照射处理完成后将枝条放入促进剂ⅱ中,浸泡至插穗切口上方2-3cm处,浸泡时间为15-20min,浸泡完后得到插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土壤的湿度保持在80-90%,空气温度保持在20-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提高山桐子扦插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ⅰ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红付品张亚洲陈兰杨霞郭应谭化美杨先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核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