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24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包括控制块体,所述控制块体的顶端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过滤金属网,所述过滤金属网安装在控制块体的顶端,所述过滤金属网的底端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的底端连接有导流槽,所述控制块体的外部安装有防脱离结构,所述控制块体的外部安装有梯形轨枕道床体,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结构,使用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的水进入控制块体的内部时,水通过控制块体顶端的过滤金属网的进入进水槽后,过滤金属网会过滤砂石,防止堵塞进水槽,水通过控制块体内部的进水槽进入导流槽后,通过导流槽的弧度向下流动,将水流通过导流槽进行排放,从而实现了导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


技术介绍

1、梯形轨枕就是轨道交通中,用于轨交通的车辆与轨道接触的地方,就是梯形轨枕道床,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就是用于为轨道进行排水的地方,需要保障梯形轨枕道床内部的积水可以顺利排出,所以就需要一种控制装置来对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进行调节;

2、在实际使用时,会直接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进行排水,没有导流的方向容易造成积水,而且中心水沟内部还有沉积砂石,降低流速,现需要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通过导流功能,通过在控制块体顶端的设置的过滤金属网可以将砂石和水分离,减少砂石堵塞的问题,通过过滤金属网底端的进水槽将流入导流槽内部,导流槽内部的弧度会控制水流方向,减少梯形轨枕道床中心的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包括控制块体,所述控制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包括控制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体(3)的顶端设置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包括过滤金属网(401),所述过滤金属网(401)安装在控制块体(3)的顶端,所述过滤金属网(401)的底端设置有进水槽(402),所述进水槽(402)的底端连接有导流槽(403),所述控制块体(3)的外部安装有防脱离结构(2),所述控制块体(3)的外部安装有梯形轨枕道床体(1),所述控制块体(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安装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金属网(401)贯穿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包括控制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块体(3)的顶端设置有导流结构(4),所述导流结构(4)包括过滤金属网(401),所述过滤金属网(401)安装在控制块体(3)的顶端,所述过滤金属网(401)的底端设置有进水槽(402),所述进水槽(402)的底端连接有导流槽(403),所述控制块体(3)的外部安装有防脱离结构(2),所述控制块体(3)的外部安装有梯形轨枕道床体(1),所述控制块体(3)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安装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金属网(401)贯穿控制块体(3)的顶部,所述进水槽(402)呈等间距开设在控制块体(3)的顶端上,所述导流槽(403)贯穿控制块体(3)的内部,所述过滤金属网(401)通过进水槽(402)与导流槽(40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梯形轨枕道床中心水沟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离结构(2)包括固定槽(204),所述固定槽(204)设置在控制块体(3)的外壁,所述固定槽(204)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插杆(202),所述固定插杆(202)的外壁设置有挡块(203),所述固定插杆(20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小伟吴剑锋朱康宁王宗林韩云飞杜天宁杨建利钱俊蒋磊宋番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