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95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属于防雷机构技术领域。该种建筑防雷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立柱的三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立柱的外侧套装有驱鸟机构,驱鸟机构包括轴承,轴承的外侧套装有旋转环,旋转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干扰架,干扰架的一侧安装有风板,立柱的外侧顶端安装有一对警示机构,警示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警示灯,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立柱的外侧底端安装有加强块,加强块的底端和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能有效实现高空警示功能和驱鸟功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雷机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防雷机构


技术介绍

1、防雷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措施,躲避因为雷电而产生的对人体、建筑等的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雷击是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设备、房屋设施的损坏,而且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甚至还可能伤害人、畜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都是经常采用的避雷装置,原有的防雷机构保护装置在使用时,保护罩不能进行折叠,且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在不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搬离保护罩,这样减小了保护装置在使用的便利性。

2、如公开号为cn2148504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电气设备防雷机构的保护装置,包括安置在竖杆顶端的避雷针,所述竖杆的外表面距离避雷针较远的一端固定套装有底板,所述竖杆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套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等距固定插接有支杆,所述竖杆距离底板较近的一端外表面等距安设有三组稳定杆,且三组稳定杆的另一端均与支杆的外表面焊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六组挡板,所述竖杆外表面距离避雷针较近的侧面固定套装有限制板,所述竖杆的外表面等距焊接有三组加固板,且加固板的下表面与限制板的上表面焊接,所述限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制滑槽,所述限制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

3、该方案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六组挡板,能够对该装置的底部进行防护,能够避免雨水天气的雨水滴露到该装置底部,影响避雷针避雷效果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防护效果,通过稳定滑块与稳定滑槽滑动连接,使得六组挡板能够折叠,便于工作人员展开和收纳,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同时在收纳挡板的时候能够减少占用的面积,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便利性,但是该方案在使用时,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高空警示功能和驱鸟功能,影响用户使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防雷机构,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防雷机构。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所述立柱的三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装有驱鸟机构,所述驱鸟机构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套装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干扰架,所述干扰架的一侧安装有风板,所述立柱的外侧顶端安装有一对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

4、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外侧底端安装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底端和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避雷针的外侧套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安装有接线座。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环的一侧安装有接线座,方便产品外接导线。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四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的底端四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方便产品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和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线路电性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蓄电池和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线路电性连接,实现太阳能充电功能。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的一端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铰链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实现产品侧支撑固定,提高产品的安装稳定性。

13、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外侧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安装有锁紧旋钮。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孔的内侧安装有锁紧旋钮,实现延长杆和套筒锁紧。

15、进一步的,所述干扰架为“c”字形样式。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通过立柱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实现引雷导电防雷功能,通过轴承的外侧套装有旋转环,提高旋转环的旋转稳定性,通过旋转环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干扰架,实现提高干扰架的旋转稳定性,从而对鸟进行驱赶,通过干扰架的一侧安装有风板,实现产品无需通电,通过风力即可带动干扰架旋转,通过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警示灯,实现灯光警示功能,通过连接环的一侧安装有接线座,方便产品外接导线,通过底板的底端四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方便产品固定,通过蓄电池和太阳能板通过充电线路电性连接,实现太阳能充电功能,通过延长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筒,实现固定座位置调节,通过螺纹孔的内侧安装有锁紧旋钮,实现延长杆和套筒锁紧,通过第二铰链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实现产品侧支撑固定,提高产品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能有效实现高空警示功能和驱鸟功能,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顶端安装有立柱(101),所述立柱(101)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103),所述立柱(101)的三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105),所述立柱(101)的外侧套装有驱鸟机构(107),所述驱鸟机构(107)包括轴承(10701),所述轴承(10701)的外侧套装有旋转环(10702),所述旋转环(10702)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干扰架(10703),所述干扰架(10703)的一侧安装有风板(10704),所述立柱(101)的外侧顶端安装有一对警示机构(106),所述警示机构(106)包括支撑架(10601),所述支撑架(10601)的顶端安装有警示灯(10602),所述支撑架(10601)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10603),所述蓄电池(10603)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10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1)的外侧底端安装有加强块(102),所述加强块(102)的底端和底板(100)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103)的外侧套装有连接环(104),所述连接环(104)的一侧安装有接线座(10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底端四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0603)和太阳能板(10604)通过充电线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5)包括第一铰链(10501),所述第一铰链(10501)的一端连接有延长杆(10502),所述延长杆(10502)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0503),所述套筒(1050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铰链(10504),所述第二铰链(10504)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座(10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503)的外侧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安装有锁紧旋钮(105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架(10703)为“C”字形样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的顶端安装有立柱(101),所述立柱(101)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103),所述立柱(101)的三侧均安装有支撑机构(105),所述立柱(101)的外侧套装有驱鸟机构(107),所述驱鸟机构(107)包括轴承(10701),所述轴承(10701)的外侧套装有旋转环(10702),所述旋转环(10702)的外侧连接有若干干扰架(10703),所述干扰架(10703)的一侧安装有风板(10704),所述立柱(101)的外侧顶端安装有一对警示机构(106),所述警示机构(106)包括支撑架(10601),所述支撑架(10601)的顶端安装有警示灯(10602),所述支撑架(10601)的顶端安装有蓄电池(10603),所述蓄电池(10603)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10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1)的外侧底端安装有加强块(102),所述加强块(102)的底端和底板(100)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雷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龙岑泽维邱筱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铭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