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子绕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1、定子线圈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工业产品使用电机的场合很多,很多电器产品均利用作为驱动动力源,定子是电机的主要部件,定子的主要部件为线圈,定子的加工一般需要进行槽纸、绕线、嵌线等操作,且在嵌线之前还需要在定子的两端进行盖纸,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于嵌线机完成。
2、嵌线机在绕线过程中其绕线杆会快速转动,而现有绕线杆大多一体设计,进而导致绕线杆用于绕线的端部因离心力而向外偏移,从而降低绕线杆的使用寿命,进而在嵌线机长时间运作后需要更换绕线杆,例如图7所示。而本技术的绕线杆采用分体装配,从而通过减少绕线杆的长度来防止绕线杆产生偏移。
3、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绕线杆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绕线杆不易外偏的优势。
2、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装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具有一插入端、一抵靠端和一连接端,所述抵靠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入端和所述连接端相连,且所述插入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配合,且所述抵靠端靠近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还设置有至少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插入端相配合,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装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具有一插入端、一抵靠端和一连接端,所述抵靠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入端和所述连接端相连,且所述插入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相配合,且所述抵靠端靠近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在所述第一装配孔内还设置有至少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插入端相配合,且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一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插入端背离所述抵靠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从而限定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还包括一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所述驱动部件还具有一转动端,所述转动端穿过所述支撑板,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所述转动端与所述抵靠端通过外部平带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还具有一第二装配孔,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并被置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抵靠端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轴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易外偏的绕线机构,其中所述绕线组件包括一装配板和两限位板,所述装配板与置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抵靠端的一端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相配合,且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王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欣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