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685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包括连接器卡座、导光板、顶针和供电装置,所述连接器卡座下方安装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磁吸开关。本技术通过导光板和顶针的设置,当线束头子需要插接在连接器卡座的通孔内部时,顶针会插在通孔内,由于顶针比连接器通孔要长,所以在连接器卡座表面顶针会漏出来一截,同时顶针的长宽比通孔的长宽要小,所以顶针底部导光板的光路会从通孔内射出来,从而线束头子便可在黑暗中对准光路即可进行插接,以此可以实现盲插和快速找孔位提升效率和品质保障,缩减错孔及提升插孔工位效率和缩减产品节拍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快速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称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随着用电设备与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用电设备与通讯设备的精密程度与集成程度越来越高,日益趋于小型化与模块化,这些设备中都需要用到连接器在密集空间内进行传输信号。

2、现有的连接器插壳在插接线束的过程中,人工插孔错孔几率大,识别孔位效率低,反应速度慢,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2067574.3公开的汽车电池包14p连接器,该专利中的连接器中并没有设置快速识别装置,在较暗环境下并不能够快速识别到连接器通孔,导致连接器与线束插接时效率低,品质风险大。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以解决技术中在使用中人工插孔错孔几率大,识别孔位效率低,反应速度慢,在较暗环境下并不能够快速识别到连接器通孔,导致连接器与线束插接时效率低,品质风险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包括连接器卡座、导光板、顶针和供电装置,所述连接器卡座下方安装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顶针并贯穿至连接器卡座,所述顶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所述连接器卡座与顶针的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光板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所述安装架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磁吸开关。

3、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导光板的顶部与连接器卡座的底部相互贴合。

4、优选的,所述通槽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槽呈矩形均匀阵列分布,所述通槽的数量与顶针的数量相同,所述通槽的孔径大于顶针外壁长宽。

5、优选的,所述顶针上套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所述弹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并固定安装在顶针上,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导光板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限位板底端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孔呈矩形均匀阵列分布,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顶针外壁的长宽。

7、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呈“凵”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与导光板之间相互垂直。

8、优选的,所述第一磁吸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磁吸板,所述第一磁吸板与第二磁吸板呈相同结构设计。

9、优选的,所述第二磁吸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供电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板与供电装置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磁吸开关之间为电性连接。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通过导光板和顶针的设置,当线束头子需要插接在连接器卡座的通孔内部时,顶针会插在通孔内,由于顶针比连接器通孔要长,所以在连接器卡座表面顶针会漏出来一截,同时顶针的长宽比通孔的长宽要小,所以顶针底部导光板的光路会从通孔内射出来,从而线束头子便可在黑暗中对准光路即可进行插接,以此可以实现盲插和快速找孔位提升效率和品质保障,缩减错孔及提升插孔工位效率和缩减产品节拍时间;

12、2.通过第一磁吸板、第二磁吸板与供电开关的设置,当线束头子插入通孔内部后,顶针在弹簧的作用下可进行回缩下降,而通过磁吸开关来打开第二磁吸板,使得顶针带动第一磁吸板同时下降,由此第一磁吸板与第二磁吸板进行相互吸引,以此便于线束头子成功插入通孔内部,有效减少了寻孔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包括连接器卡座(1)、导光板(2)、顶针(4)和供电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卡座(1)下方安装有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上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部设置有顶针(4)并贯穿至连接器卡座(1),所述顶针(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5),所述连接器卡座(1)与顶针(4)的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所述导光板(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10),所述安装架(9)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12),所述导光板(2)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磁吸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导光板(2)的顶部与连接器卡座(1)的底部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槽(3)呈矩形均匀阵列分布,所述通槽(3)的数量与顶针(4)的数量相同,所述通槽(3)的孔径大于顶针(4)外壁长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上套装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有多个,所述弹簧(6)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板(7)并固定安装在顶针(4)上,所述弹簧(6)的下端与导光板(2)上表面相连接,所述弹簧(6)的上端与限位板(7)底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孔(8)呈矩形均匀阵列分布,所述通孔(8)的孔径大于顶针(4)外壁的长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呈“凵”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架(9)与导光板(2)之间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板(5)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磁吸板(10),所述第一磁吸板(5)与第二磁吸板(10)呈相同结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1),所述连接线(11)与供电装置(12)相连接,所述第二磁吸板(10)与供电装置(12)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12)与磁吸开关(13)之间为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包括连接器卡座(1)、导光板(2)、顶针(4)和供电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卡座(1)下方安装有导光板(2),所述导光板(2)上开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部设置有顶针(4)并贯穿至连接器卡座(1),所述顶针(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吸板(5),所述连接器卡座(1)与顶针(4)的接触位置处开设有通孔(8),所述导光板(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架(9),所述安装架(9)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板(10),所述安装架(9)的侧壁固定安装有供电装置(12),所述导光板(2)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磁吸开关(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呈矩形结构设计,所述导光板(2)的顶部与连接器卡座(1)的底部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槽(3)呈矩形均匀阵列分布,所述通槽(3)的数量与顶针(4)的数量相同,所述通槽(3)的孔径大于顶针(4)外壁长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壳盲插用快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陈霞徐勇杨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沃赢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