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48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选用不同粒度的W、Cu、Zr粉末复合搭配,同时掺杂一定比例氧化钇,然后混合均匀并高速球磨进行机械合金化,最后将复合粉末冷压成型,多场耦合烧结,获得高性能W‑Cu‑Zr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Zr元素能同时与W、Cu形成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可以改善W和Cu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界面以及新的基础相,配合氧化钇的协同增强作用,从而在提高材料致密化程度的同时获得性能更好的复合材料。工艺简单易行,针对性强,对于复合材料致密化效率高,最终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表现达到设计预期,机械强度更高,综合性能更加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1、w-cu二元假合金同时结合了w和cu的性能优点,具备高强度、高硬度、高电导、高热导、低热膨胀等突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极、电触头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和高温结构材料等方面。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钨矿资源,这为我国大力发展w基复合材料提供保障。但是,w和cu之间既不互溶也不相互反应,且润湿性差,w、cu的熔点分别约为3400℃和1083℃,差异巨大,即使在熔融状态下w和cu也难以互溶,这给w-cu复合材料的制备带来了巨大挑战。

2、目前w-c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传统熔炼法、液相烧结法、熔渗法、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大电流电场烧结等,但是这些制备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熔炼法制备温度高、时间长、工艺步骤复杂、耗能大且成本高;高温液相烧结法和熔渗法存在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长、cu相分布不均、晶粒长大和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微波烧结法由于其选择性加热的特点,体系中粉末成分和尺寸会影响整体受热均匀性,从而影响材料性能;放电等离子烧结和大电流电场烧结由于其整个过程快速完成,且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钨、铜、锆和氧化钇按照配比混合均匀并高速球磨进行机械合金化,随后压制得到生坯,将生坯经冷等静压,加热,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W-Cu-Zr复合材料,所述钨、铜和锆的质量比为70-90:5-15:5-15,氧化钇的添加量为钨、铜和锆总质量的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铜和锆由80-90wt%的较大粒度粉末和10-20wt%的极细小粉末复合而成,其中较大粒度粉末为粒径为3-15μm的W粉和2-10μm的Cu、Zr粉,且W粉粒度为Cu、Zr粉粒度的1.5倍;极细小粉末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钨、铜、锆和氧化钇按照配比混合均匀并高速球磨进行机械合金化,随后压制得到生坯,将生坯经冷等静压,加热,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w-cu-zr复合材料,所述钨、铜和锆的质量比为70-90:5-15:5-15,氧化钇的添加量为钨、铜和锆总质量的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铜和锆由80-90wt%的较大粒度粉末和10-20wt%的极细小粉末复合而成,其中较大粒度粉末为粒径为3-15μm的w粉和2-10μm的cu、zr粉,且w粉粒度为cu、zr粉粒度的1.5倍;极细小粉末为粒径为0.1-1μm的w、cu和zr粉。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虹伶栾佰峰闫安杨晓玲刘从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