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单纵臂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角模块是指集成了驱动功能、制动功能、悬架功能、转向功能的一体化模块总成,这一模块总成位于车辆的各个轮端角落,称为角模块。采用四轮转向,能够实现横向、斜向、原地转向的行驶功能,提高车辆机动性和灵活性。采用分布式驱动形式,多轮驱动互为冗余,安全性高。传动链短,效率高,响应快,有利于提高经济性。动力、传动、制动系统高度集成,取消了转向器和转向拉杆,改善了底盘布置空间。
2、现有技术方案中,多采用悬架子系统的结构件参与转向,即悬架子系统与转向子系统不解耦,存在转向包络过大,占用空间大,布置困难等问题。当车辆行驶在起伏路面时,车轮随摆臂摆动,从而与车辆的zx平面的夹角发生变化,导致在转向时,车轮实际在xy平面投影的转角与目标转角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影响车辆目标转角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纵臂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以解决现有装置占用过多的货箱内部空间的问题。
2、
...【技术保护点】
1.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减速组件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共同形成有减速空间,所述减速机构(3)设置在所述减速空间内,所述减速机构(3)的输出轴伸出所述下壳体(2)并与所述转向节(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包括主动齿轮(311)、中间齿轮(313)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311)和所述中间齿轮(313)固定套设在同一个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中间齿轮(313)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减速组件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共同形成有减速空间,所述减速机构(3)设置在所述减速空间内,所述减速机构(3)的输出轴伸出所述下壳体(2)并与所述转向节(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包括主动齿轮(311)、中间齿轮(313)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311)和所述中间齿轮(313)固定套设在同一个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中间齿轮(313)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中间齿轮(313)的传动比大于1,所述从动齿轮能够带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还包括第一减速轴(31)和第二减速轴(3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均相对设置有第一轴座(21)和第二轴座(22),所述第一减速轴(31)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一轴承(314)设置在两个第一轴座(21)之间,所述第二减速轴(32)的两端通过两个第二轴承(322)设置在两个第二轴座(22)之间,所述主动齿轮(311)和所述中间齿轮(313)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速轴(31)和第二减速轴(32)的其一者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速轴(31)和所述第二减速轴(32)的另一者上,所述输出轴与设置有从动齿轮的第一减速轴(31)或第二减速轴(3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纵臂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茜,杨志强,迟达,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