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调节结构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白内障病人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白内障疾病的重视程度随之增高。白内障是由于患者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混浊,使得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所阻挡,光线无法达到视网膜上,引起视力下降。
2、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术治疗白内障,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然而,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未必“合身”,人工晶状体不像正常人的晶状体那样,可以在睫状肌的作用下改变形状,从而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黄斑部。患者使用人工晶状体后,由于人工晶状体没有调节功能,无法根据需要自动把进入眼睛的光线聚焦在黄斑部,从而造成视觉上的一些不适:如看远视力好,则看近视力差;或者看近视力好,则看远视力差。许多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人工晶状体,无法满足患者正常生活的视物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患者在术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人工晶状体,导致无法满足患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晶状体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装置和动作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佩戴装置为眼外设备,包括支撑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瞳距信息,基于所述瞳距信息生成调节驱动信号,并向动作调节装置发送所述调节驱动信号;所述动作调节装置设置于眼内,用于根据所述调节驱动信号进行动作,以调节人工晶状体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瞳孔中心坐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瞳孔中心坐标确定瞳距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晶状体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装置和动作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佩戴装置为眼外设备,包括支撑体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采集瞳距信息,基于所述瞳距信息生成调节驱动信号,并向动作调节装置发送所述调节驱动信号;所述动作调节装置设置于眼内,用于根据所述调节驱动信号进行动作,以调节人工晶状体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瞳孔中心坐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瞳孔中心坐标确定瞳距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线圈,用于基于所述瞳距信息产生对应的电磁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眼镜框,所述第一线圈有四个,分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眼镜框边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今,冯亮,王天放,张旭斌,王舵,
申请(专利权)人:超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