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永勇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268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属于防水施工技术,在渠底与渠岸侧壁之间交界的接缝处,顺着接缝开挖一道横截面呈C型的弧形沟槽,渠地朝两侧逐步涂覆而令所有防水材料连城一片,确保弧形沟槽内充满防水材料,在各个涂覆环节中,防水材料需要先从料罐被抽出,抽吸力由与泵送管道一体固接的涡轮随着泵送管道的转动而产生,泵送管道动密封地同轴转动安装在一个分切搅拌罐内,涡轮的轮缘呈锋刃状,能够分切粘稠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经涡轮产生的吸力进入泵送管道后,被涡轮第一次分切绞碎,然后经过若干分切刃后被进一步分切,最后均匀地喷洒在喷头途径的基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防水施工时,提升防水材料的均匀一致性,提升防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施工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功能。在水利工程中,防水施工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防水施工方法通常是将防水材料备好后,直接连接用于涂覆防水层的喷头上,继而使得防水材料均匀地覆盖在构筑体上。然而,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本身与水接触的情况和一般的防水施工场合均有所不同,其所需要的防水级别更高,对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更为严格,例如渠岸、水坝以及河道护砌等需要严格保证各处防水材料覆盖的均匀稳定性,不单单是像一般构筑物那样,直接在表面覆盖一层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尤其是河渠内的底部侧边,最易渗漏,否则,其中一处出现渗漏,则极有可能在水流冲击下发生成片溃陷,因此传统的防水施工方法,并不适用于一些特定场合的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从而导致施工后的防水效果不佳、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其防水施工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在基面处理完成后,于基面上涂覆防水材料,在渠底与渠岸侧壁之间交界的接缝处,顺着接缝开挖一道横截面呈c型的弧形沟槽,且所述横截面的弧形轮廓曲线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施工时,防水材料至渠岸侧壁朝下逐步涂覆,并确保所述弧形沟槽内充满防水材料,然后在渠底从中间朝两侧逐步涂覆防水材料至与弧形沟槽内的防水材料相交,并抹平弧形沟槽开口侧位于渠岸侧壁和渠底的防水材料;在涂覆防水材料时,先将防水材料预先搅拌在一起,进行初步混合后暂存于料罐内,而后在涂覆时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且防水材料需要先从料罐被抽出,抽吸力由与泵送管道一体固接的涡轮随着泵送管道的转动而产生,所述泵送管道动密封地同轴转动安装在一个分切搅拌罐内,涡轮的轮缘呈锋刃状,能够分切粘稠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经涡轮产生的吸力进入泵送管道后,被涡轮第一次分切绞碎,然后经过固定在泵送管道内的若干分切刃后被进一步分切,最后经不断前移的喷头喷出,均匀地喷洒在喷头途径的基面上。

3、进一步地,基面处理时,要先清理待施工区域表面的污垢和灰尘,确保表面干净,其次,对待施工区域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消除凹凸不平的部分,以确保防水层能够均匀涂抹;最后,在待施工区域的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

4、进一步地,在喷涂防水材料时,防水材料经过预混后,从一根进料管道经一个闸孔输入到所述分切搅拌罐内,所述分切搅拌罐底部转动安装有能竖直上移的承接槽,该承接槽用于盛装防水材料,承接槽在设定转速下能够将内部盛装的防水材料部分朝上甩出槽口之外,并进入到其上方的所述泵送管道内,以便被涡轮分切绞碎。

5、进一步地,在所述承接槽的底面上安装有一根u型的跨接臂,所述跨接臂一端滑动连接地安装在承接槽底面的环形滑槽内,且不脱离环形滑槽,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分切搅拌罐的罐壁内,并在罐壁内能竖直滑动,跨接臂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竖直安装的闸板,所述闸板在竖直移动时,能将所述闸孔截断,从而隔断进料管道与分切搅拌罐;

6、当分泵送管道在分切搅拌罐内的上部正向转动时,所产生的吸力将承接槽内的防水材料或者分切搅拌罐内的防水材料朝上逐步吸走,且与此同时,所述承接槽也上移而靠拢泵送管道,并在靠拢过程中,所述闸板先于承接槽将闸孔彻底封闭,此阶段所述喷头开启;当泵送管道反转时,抽吸力消失,同时所述承接槽处于下移状态,而令闸板露出所述闸孔,防水材料进入到承接槽内或分切搅拌罐内。

7、进一步地,承接槽采用气缸推动而实现竖直移动,且气缸的活塞杆与一个动力电机固定,所述动力电机的主轴直接与所述承接槽底面的传动柱固接。

8、进一步地,泵送管道的顶端与出料管道同轴转动安装,出料管道固定安装,所述承接槽的底面竖直固定有丝杆,所述泵送管道的上端,以及所述丝杆上各自固定有一个圆柱齿轮,两圆柱齿轮之间通过一个变速机构同步传动,以实现泵送管道正转时,承接槽在丝杆的转动作用下一边转动,一边上移。

9、进一步地,变速机构中包括一个柱状齿轮,所述柱状齿轮的齿轮厚度需满足:在承接槽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柱状齿轮始终与所述丝杆上的圆柱齿轮保持啮合状态。

10、进一步地,出料管道上连接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通过阀门与所述进料管道连接,第二管道通过阀门与所述喷头连接,在所述喷头开启时,第一管道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11、进一步地,承接槽的内部从中央朝外侧同轴地间隔布置有若干个输送槽,每个输送槽都呈朝上延伸的螺旋状,以使得承接槽转动时,至少部分防水材料能从对应输送槽朝上甩出。

12、进一步地,在所述输送槽的最顶部的一圈端沿内侧,间隔布置有若干条分流筋板,所有分流筋板的底端的左右方向的偏移方向,与输送槽的螺旋旋向相反,承接槽转动时,部分防水材料从相邻两分流筋板中射出,被吸入到泵送管道内。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专门设置弧形沟槽来填充容纳更多的防水材料,一方面接住渠侧防水施工流下的防水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渠底和渠侧之间接缝处产生渗漏,提升防水效果。与此同时,又从各个环节防水材料的具体涂覆方法着手,利用防水材料喷涂前及时被再次分切混合的特殊再混合方式,来确保进入喷头的防水材料质地均匀稳定,为防水材料发挥更好的防水效果奠定基础。

1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在基面处理完成后,于基面上涂覆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渠底与渠岸侧壁之间交界的接缝处,顺着接缝开挖一道横截面呈C型的弧形沟槽(21),且所述横截面的弧形轮廓曲线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施工时,防水材料至渠岸侧壁朝下逐步涂覆,并确保所述弧形沟槽(21)内充满防水材料,然后在渠底从中间朝两侧逐步涂覆防水材料至与弧形沟槽(21)内的防水材料相交,并抹平弧形沟槽(21)开口侧位于渠岸侧壁和渠底的防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面处理时,要先清理待施工区域表面的污垢和灰尘,确保表面干净,其次,对待施工区域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消除凹凸不平的部分,以确保防水层能够均匀涂抹;最后,在待施工区域的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防水材料时,防水材料经过预混后,从一根进料管道(5)经一个闸孔(6)输入到所述分切搅拌罐(4)内,所述分切搅拌罐(4)底部转动安装有能竖直上移的承接槽(8),该承接槽(8)用于盛装防水材料,承接槽(8)在设定转速下能够将内部盛装的防水材料部分朝上甩出槽口之外,并进入到其上方的所述泵送管道(2)内,以便被涡轮(1)分切绞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接槽(8)的底面上安装有一根U型的跨接臂(10),所述跨接臂(10)一端滑动连接地安装在承接槽(8)底面的环形滑槽(9)内,且不脱离环形滑槽(9),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分切搅拌罐(4)的罐壁内,并在罐壁内能竖直滑动,跨接臂(10)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竖直安装的闸板(7),所述闸板(7)在竖直移动时,能将所述闸孔(6)截断,从而隔断进料管道(5)与分切搅拌罐(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8)采用气缸推动而实现竖直移动,且气缸的活塞杆与一个动力电机固定,所述动力电机的主轴直接与所述承接槽(8)底面的传动柱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管道(2)的顶端与出料管道(14)同轴转动安装,出料管道(14)固定安装,所述承接槽(8)的底面竖直固定有丝杆(11),所述泵送管道(2)的上端,以及所述丝杆(11)上各自固定有一个圆柱齿轮(12),两圆柱齿轮(12)之间通过一个变速机构(15)同步传动,以实现泵送管道(2)正转时,承接槽(8)在丝杆(11)的转动作用下一边转动,一边上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15)中包括一个柱状齿轮(13),所述柱状齿轮(13)的齿轮厚度需满足:在承接槽(8)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柱状齿轮(13)始终与所述丝杆(11)上的圆柱齿轮(12)保持啮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道(14)上连接有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18),第一管道(17)通过阀门与所述进料管道(5)连接,第二管道(18)通过阀门与所述喷头(16)连接,在所述喷头(16)开启时,第一管道(17)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8)的内部从中央朝外侧同轴地间隔布置有若干个输送槽(19),每个输送槽(19)都呈朝上延伸的螺旋状,以使得承接槽(8)转动时,至少部分防水材料能从对应输送槽(19)朝上甩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槽(19)的最顶部的一圈端沿内侧,间隔布置有若干条分流筋板(20),所有分流筋板(20)的底端的左右方向的偏移方向,与输送槽(19)的螺旋旋向相反,承接槽(8)转动时,部分防水材料从相邻两分流筋板(20)中射出,被吸入到泵送管道(2)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在基面处理完成后,于基面上涂覆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渠底与渠岸侧壁之间交界的接缝处,顺着接缝开挖一道横截面呈c型的弧形沟槽(21),且所述横截面的弧形轮廓曲线弧度大于π,而小于3π/2,施工时,防水材料至渠岸侧壁朝下逐步涂覆,并确保所述弧形沟槽(21)内充满防水材料,然后在渠底从中间朝两侧逐步涂覆防水材料至与弧形沟槽(21)内的防水材料相交,并抹平弧形沟槽(21)开口侧位于渠岸侧壁和渠底的防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面处理时,要先清理待施工区域表面的污垢和灰尘,确保表面干净,其次,对待施工区域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消除凹凸不平的部分,以确保防水层能够均匀涂抹;最后,在待施工区域的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涂防水材料时,防水材料经过预混后,从一根进料管道(5)经一个闸孔(6)输入到所述分切搅拌罐(4)内,所述分切搅拌罐(4)底部转动安装有能竖直上移的承接槽(8),该承接槽(8)用于盛装防水材料,承接槽(8)在设定转速下能够将内部盛装的防水材料部分朝上甩出槽口之外,并进入到其上方的所述泵送管道(2)内,以便被涡轮(1)分切绞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接槽(8)的底面上安装有一根u型的跨接臂(10),所述跨接臂(10)一端滑动连接地安装在承接槽(8)底面的环形滑槽(9)内,且不脱离环形滑槽(9),其另一端位于所述分切搅拌罐(4)的罐壁内,并在罐壁内能竖直滑动,跨接臂(10)的另一端上固定有竖直安装的闸板(7),所述闸板(7)在竖直移动时,能将所述闸孔(6)截断,从而隔断进料管道(5)与分切搅拌罐(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槽(8)采用气缸推动而实现竖直移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燕亭李爱民李伟伟陆永勇孙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陆永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