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24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原料:改性硅藻土、腐植酸、草木灰、赤泥、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纳米零价铁、氯化亚铁、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醛基化聚乙烯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土壤修复剂具有多层缓释结构,各原料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增效,不仅能够有效脱除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pH,还能够改良土壤微环境,促进肥料的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渗透性,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板结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剂,具体涉及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土壤破坏在农业生产当中表现为土壤板结、酸化、次生盐渍化、以重金属含量超标为代表的土壤污染严重、农作物重茬死苗烂根严重等现象,这其中,任何一种现象都可以给农作物带来伤害,导致作物各种病虫害高发、肥料利用率低、农作物品质差等问题。

2、申请号为cn201910432800.3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40份纳米磷酸盐、20-40份改性含硅矿物、10-30份工业废弃物、10-20份镁化合物、5-10份ph值调节剂,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述土壤修复剂中各原料相互配合,使得土壤修复剂施加到土壤中后,能够通过吸附、表面络合、离子交换、共沉淀等多种方式实现重金属的原位固化,固化效率高,并能够稳定作用于土壤,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物质,从而使得土壤修复剂的稳定性好,但该土壤修复剂为粉剂,长效缓释效果较差,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申请号为cn202010160897.x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酸性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凹凸棒土混合后,烧结并粉碎,进行造粒,再将壳聚糖醋酸溶液喷施在颗粒表面,即得,该专利技术提供的酸性土壤修复剂通过各原料协同作用,并在颗粒表面包裹一层壳聚糖薄膜,可以根据土壤ph环境,选择性释放,使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环境响应能力,但壳聚糖薄膜脆性大,力学性能差,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易破损,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进而影响土壤修复剂的ph响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该复合土壤修复剂将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醛基化聚乙烯醇、改性硅藻土、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等进行复配,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各组分协同增效,对土壤重金属修复、土壤ph调节、农作物增产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5-10份腐植酸、10-20份草木灰、10-15份赤泥、10-20份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1-3份纳米零价铁、0.5-2份氯化亚铁、10-15份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10-20份醛基化聚乙烯醇,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4、s1、将4-甲基苄胺分散于2-甲基四氢呋喃中,依次加入5-溴戊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钾,升温至60-70℃,搅拌反应3-7h,调节ph为6-7,过滤,取滤液,经减压蒸馏、干燥,得到中间体1;

5、s2、将步骤s1所得中间体1分散于2-甲基四氢呋喃中,依次加入丁基环氧乙烷、乙酸铬,升温至65-75℃,搅拌反应6-10h,过滤,取滤液,经减压蒸馏、萃取、干燥,得到中间体2;

6、s3、将羧甲基壳聚糖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至65-80℃,搅拌30-50min,然后依次加入对甲苯磺酸、步骤s2所得中间体2,继续搅拌2-6h,经浓缩、透析、干燥,即得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

7、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8、

9、

10、本专利技术以4-甲基苄胺、5-溴戊酸为起始原料,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钾作用下,发生n-烷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1;中间体1与丁基环氧乙烷在乙酸铬催化作用下发生环氧烷的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体2;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中间体2与羧甲基壳聚糖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即得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

11、为了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并保证产物一致性,步骤s1中所述4-甲基苄胺、5-溴戊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2:0.8-1.2:0.04-0.06:0.7-1.1,2-甲基四氢呋喃中4-甲基苄胺的加入量为0.1-0.3g/ml;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1、丁基环氧乙烷、乙酸铬的摩尔比为1:0.8-1.0:0.012-0.015,2-甲基四氢呋喃中中间体1的加入量为0.17-0.26g/ml;步骤s3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中间体2、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0:1-2:0.2-0.5,n,n-二甲基甲酰胺中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0.25g/ml。

12、优选地,所述醛基化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高碘酸钠,于25-35℃条件下避光搅拌反应4-8h,再加入乙二醇继续搅拌40-60min,经透析、干燥,即得,其中聚乙烯醇、高碘酸钠、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6-0.9:0.5-0.8,去离子水中聚乙烯醇的加入量为10-30mg/ml;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取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调节ph为3-3.5,在搅拌条件下滴加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搅拌30-50min,再加入硅藻土,继续搅拌20-40min,过滤,取滤渣,经干燥,即得,其中乙醇水溶液、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95-100:0.5-1.5:40;所述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秸秆晒干、粉碎,在氮气保护下于400-600℃热解2-3h,经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生物炭,将生物炭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聚谷氨酸,超声分散5-15min,调节ph至中性,经过滤、干燥、研磨,即得,其中生物炭与聚谷氨酸的质量比为1:1-2,去离子水中生物炭的加入量为30-60mg/ml。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1)将改性硅藻土与等重量份数的水混合后研磨30-50min,再依次加入部分醛基化聚乙烯醇、腐植酸、草木灰、赤泥、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纳米零价铁、氯化亚铁,混合均匀后造粒,得到复合颗粒;

15、(2)将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剩余醛基化聚乙烯醇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经高速均质处理后,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均匀喷涂在步骤(1)所得复合颗粒表面,于温度30-50℃、湿度60-80%条件下放置4-8h,干燥,即得。

16、为了控制修复剂有效成分缓慢释放,提高修复剂使用效率,降低修复剂使用量,减少资源浪费,步骤(1)中所述部分醛基化聚乙烯醇为醛基化聚乙烯醇总质量的20-30%;步骤(2)中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0:100,高速均质处理是于900-1200r/min处理5-15s,喷涂在复合颗粒表面的混合液的重量占复合颗粒重量的2-6%。

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依次通过n-烷基化反应、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和酯化反应得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在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长链中引入苯环结构、酯基和亚氨基团;苯环的环结构和π键特性使得聚合物分子链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同时使分子链间的摩擦力增大,增加了分子间作用力,进而提高羧甲基壳聚糖的力学性能;酯基和亚氨基团可通过络合作用或氧化还原作用吸附重金属离子,提高了羧甲基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还具有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5-10份腐植酸、10-20份草木灰、10-15份赤泥、10-20份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1-3份纳米零价铁、0.5-2份氯化亚铁、10-15份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10-20份醛基化聚乙烯醇,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4-甲基苄胺、5-溴戊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2:0.8-1.2:0.04-0.06:0.7-1.1,2-甲基四氢呋喃中4-甲基苄胺的加入量为0.1-0.3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1、丁基环氧乙烷、乙酸铬的摩尔比为1:0.8-1.0:0.012-0.015,2-甲基四氢呋喃中中间体1的加入量为0.17-0.26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中间体2、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0:1-2:0.2-0.5,N,N-二甲基甲酰胺中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0.25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化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高碘酸钠,于25-35℃条件下避光搅拌反应4-8h,再加入乙二醇继续搅拌40-60min,经透析、干燥,即得,其中聚乙烯醇、高碘酸钠、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6-0.9:0.5-0.8,去离子水中聚乙烯醇的加入量为10-3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为:取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水溶液,调节pH为3-3.5,在搅拌条件下滴加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加完毕后搅拌30-50min,再加入硅藻土,继续搅拌20-40min,过滤,取滤渣,经干燥,即得,其中乙醇水溶液、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硅藻土的质量比为95-100:0.5-1.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将玉米秸秆晒干、粉碎,在氮气保护下于400-600℃热解2-3h,经洗涤、干燥、研磨,得到生物炭,将生物炭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聚谷氨酸,超声分散5-15min,调节pH至中性,经过滤、干燥、研磨,即得,其中生物炭与聚谷氨酸的质量比为1:1-2,去离子水中生物炭的加入量为30-60mg/mL。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部分醛基化聚乙烯醇为醛基化聚乙烯醇总质量的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5-10:100,高速均质处理是于900-1200r/min处理5-15s,喷涂在复合颗粒表面的混合液的重量占复合颗粒重量的2-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0-30份改性硅藻土、5-10份腐植酸、10-20份草木灰、10-15份赤泥、10-20份聚谷氨酸改性生物炭、1-3份纳米零价铁、0.5-2份氯化亚铁、10-15份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10-20份醛基化聚乙烯醇,所述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4-甲基苄胺、5-溴戊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2:0.8-1.2:0.04-0.06:0.7-1.1,2-甲基四氢呋喃中4-甲基苄胺的加入量为0.1-0.3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中间体1、丁基环氧乙烷、乙酸铬的摩尔比为1:0.8-1.0:0.012-0.015,2-甲基四氢呋喃中中间体1的加入量为0.17-0.26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羧甲基壳聚糖、中间体2、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0:1-2:0.2-0.5,n,n-二甲基甲酰胺中羧甲基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0.25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田用复合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化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乙烯醇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高碘酸钠,于25-35℃条件下避光搅拌反应4-8h,再加入乙二醇继续搅拌40-60min,经透析、干燥,即得,其中聚乙烯醇、高碘酸钠、乙二醇的质量比为1:0.6-0.9:0.5-0.8,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娟唐辉李自涛陈长伟孙丹刘培源骞永佳胡安阳蔡春楠陈筱艳翁益民朱家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