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605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敏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作为骨水泥粉末主体的α‑TCP粉末;α‑TCP粉末中加入碳酸氢钠作为固相添加剂,得到骨水泥粉末;以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为固化液,与骨水泥粉末混合后,制备得到注射性、抗溃散性良好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碳酸氢钠作用,可以在体内37℃环境下形成三维连续相的胶束。互穿网络有望促进有机和无机组分之间更高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由于水凝胶的亲水能力,能有效提高CPC的抗溃散性和可注射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温敏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磷酸钙类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由于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骨诱导性,在骨损伤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pc通常由磷酸钙盐的粉末与固化液在一定的固液比例下调匀,发生水化反应,能在室温或人体环境中自固化,具有自由塑形、固化温和的特点,通过添加适合的改性剂改善骨水泥调和浆的流动性和可注射性,可应用于微创介入治疗。骨水泥良好的注射性和抗溃散性是临床应用的基本条件[陶艳, 李东旭, 李延报, 材料导报a:综述篇, 2011],许多研究揭示了cpc具有机械强度不足、抗溃散性差等缺点,例如机械强度低限制了其在承重条件下的应用;而骨水泥注射至体内后若发生溃散,会形成大量游离的磷酸钙颗粒,容易造成血栓,危及患者生命。此外,传统cpc由于注射压力容易产生固液分离现象,通常具有较差的注射性。为了克服cpc的上述缺陷,人们做了许多尝试,以往的研究表明,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cpc的性能。

2、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碱性阳离子天然多糖,由于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伤口愈合支持和抑菌作用,长期应用于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β-甘油磷酸钠在水环境中能与壳聚糖产生相互作用,形成温敏性凝胶,从而避免壳聚糖在中性溶液中析出,研究发现壳聚糖、β-gp和水中的相互作用可能是由于溶胶/凝胶的转变:1.诱导质子从壳聚糖转移到β-甘油磷酸钠时,静电排斥作用减弱,从而使壳聚糖链发生氢键;2.糖铵与β-甘油磷酸钠磷酸基团之间的静电吸引3.还原壳聚糖链极性和增强疏水相互作用及甘油对水的结构作用。

3、在cpc的水化过程中,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可以在体内37℃环境下形成三维连续相的胶束。互穿网络有望促进有机和无机组分之间更高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此外,由于水凝胶的保水能力,能有效提高cpc的抗溃散性和可注射性。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背景,提出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为提升cpc性能,解决临床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3、(1)采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作为骨水泥粉末主体的α-tcp粉末;

4、(2)在稀酸中溶解壳聚糖,配制浓度为0.1-5%(w/v)的壳聚糖水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β-甘油磷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得到骨水泥固化液。在α-tcp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5%的nahco2粉末,得到骨水泥粉末;

5、(3)将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2g/ml混合,制备得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

6、步骤(1)所述的固相反应法为将磷酸氢钙与碳酸钙粉末按摩尔比2:1混合均匀,所述混合方式为使用无水乙醇为混合介质的球磨混合,转速400rpm,球磨时间为1-4h,混合后的悬浊液通过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后放入60℃烘箱中干燥,将干燥后的磷酸氢钙与碳酸钙混合物在1250-1400℃炉中锻烧2-4h后取出,在鼓风环境下急速冷却,得到α-tcp粉末,之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得到粒径均一的α-tcp粉末,其粒径范围在2-4μm,干燥后备用。

7、步骤(2)所述的稀酸为乙酸、盐酸、柠檬酸强酸或弱酸。

8、步骤(2)所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90%、95%中的一种。

9、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磷酸氢钙与碳酸钙粉末按摩尔比2:1混合均匀。所述混合方式为使用无水乙醇为混合介质的球磨混合,转速400rpm,球磨时间为1-4h,混合后的悬浊液通过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后放入60℃烘箱中干燥。

11、2、将干燥后的磷酸氢钙与碳酸钙混合物在1250-1400℃炉中锻烧2-4h后取出,在鼓风环境下急速冷却,得到α-tcp粉末,之后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得到粒径均一的α-tcp粉末,其粒径范围在2-4μm。干燥后备用。

12、3、在稀酸中溶解壳聚糖,配制浓度为0.1-5%(w/v)的壳聚糖水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β-甘油磷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得到骨水泥固化液。

13、4、在α-tcp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5%的nahco2粉末,得到骨水泥粉末。

14、5、将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按固液比2g/ml混合,制备得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

15、采用固相反应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得到作为骨水泥粉末主体的α-tcp粉末;α-tcp粉末中加入碳酸氢钠作为固相添加剂,得到骨水泥粉末;以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溶液为固化液,与骨水泥粉末混合后,制备得到注射性、抗溃散性良好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本专利技术利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碳酸氢钠作用,可以在体内37℃环境下形成三维连续相的胶束。互穿网络有望促进有机和无机组分之间更高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由于水凝胶的亲水能力,能有效提高cpc的抗溃散性和可注射性。

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7、1、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碳酸氢钠作用,可以在体内37℃环境下形成三维连续相的胶束。互穿网络有望促进有机和无机组分之间更高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善复合水泥的力学性能。

18、2、由于水凝胶的亲水能力,能有效提高cpc的抗溃散性和可注射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作为骨水泥粉末主体的α-TCP粉末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稀酸为乙酸、盐酸、柠檬酸强酸或弱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90%、95%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6.调和浆移入注射器中,可注射性为95%以上,注射至37℃纯水中不发生溃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固相反应法制备得到作为骨水泥粉末主体的α-tcp粉末的方法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改性的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稀酸为乙酸、盐酸、柠檬酸强酸或弱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壳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诚王永祥朱君任明飞徐艳彭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