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膜层的聚乙烯共聚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10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乙烯的多峰共聚物(P)在膜应用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在膜应用中的用途以及包含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组合物的膜。


技术介绍

1、由于其优异的性价比,现有技术的mlldpe(茂金属催化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处,如包装。其中一个显著缺点是分子量分布窄,因此剪切稀化低,这导致膜转化的问题,例如限制了吞吐量。

2、borealis的wo 2021009189、wo 2021009190和wo 2021009191公开了在两个环管反应器和一个气相反应器中制备多峰pe聚合物的方法。

3、实施例中生产的聚合物的总密度为938或939kg/m3。在第一环管反应器中生产的聚合物组分的mfr2(190℃,2.16kg,iso 1133)为22g/10min。根本没有提及膜的特性,例如拉伸模量(tm)或落镖冲击强度(ddi)。

4、wo 2021009192也公开了这样的方法。实施例中生产的聚合物具有甚至更高的密度,为951kg/m3。在第一环管中生产的聚合物组分的mfr2(190℃,2.16kg,is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其由以下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其中乙烯-1-丁烯聚合物组分(A)由乙烯-1-丁烯聚合物部分(A-1)和乙烯-1-丁烯聚合物部分(A-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的MFR2(190℃,2.16kg,ISO 1133)为2.5至16g/10min,优选为3.0至12.0g/10min,更优选为3.5至10g/10min,且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基于所述多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其由以下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聚乙烯共聚物(p),其中乙烯-1-丁烯聚合物组分(a)由乙烯-1-丁烯聚合物部分(a-1)和乙烯-1-丁烯聚合物部分(a-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的mfr2(190℃,2.16kg,iso 1133)为2.5至16g/10min,优选为3.0至12.0g/10min,更优选为3.5至10g/10min,且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基于所述多峰聚合物(p),1-丁烯的总量在0.1至1.0mol%,优选0.2至0.8mol%,更优选0.2至0.6mol%的范围内,并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基于所述乙烯-1-丁烯聚合物组分(a),所述乙烯-1-丁烯聚合物组分(a)中存在的1-丁烯的总量为0.1至2.0mol%,优选0.2至1.6mol%,更优选0.3至1.2mol%,甚至更优选0.4至1.0mol%,并且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聚物(p),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组分(a)以基于所述多峰共聚物(p)的35.0至50.0wt%的量,优选以基于所述多峰共聚物(p)的36.0至48.0wt%的量,甚至更优选以38.0至45.0wt%的量存在,且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茂金属催化的多峰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奇铮弗里德里希·贝格马蒂亚斯·霍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欧化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