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通窗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81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窗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通窗的窗主框由N层窗台压顶延伸至N+1层顶部结构梁,施工步骤如下:窗副框预制,窗副框的横框和竖框镀锌角铁制作而成;结构墙体采用自保温砌块和混凝土砌块两种砌体砌筑,自保温砌块厚度为D<subgt;1</subgt;,混凝土砌块厚度为D<subgt;2</subgt;,自保温砌块砌筑墙体与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之间存在厚度为D<subgt;3</subgt;的错台;将窗副框左、右两竖框扣接于错台上,上侧横框竖直侧板与N+1层顶部结构梁固定,下侧横框竖直侧板与N层窗台压顶固定;窗主框安装于安装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错台进行窗副框定位,解决了原通窗定位不易的问题,同时,减少了窗副框固定点位,节约工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窗安装施工,具体的说是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为满足外立面设计效果,常常设计有大尺寸通窗,有时,通窗为奇、偶层贯通设置的竖向通窗,贯通奇、偶层设置的竖向通窗施工时容易出现如下问题:窗户为奇、偶层贯通的竖向通窗,尺寸较大,对应窗副框尺寸也大,上下两层砌体结构的水平度、垂直度对窗副框的定位及安装影响较大,窗副框在安装过程中易晃动,不易定位;窗副框外凸于结构,窗副框与结构的固定点仅依靠结构胶密封,长期使用过程中,结构主体连接点位置易开裂,导致出现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通窗的窗主框由n层窗台压顶延伸至n+1层顶部结构梁,施工步骤如下:

4、s0:窗副框预制:窗副框尺寸与通窗的窗主框适配,由两个横框和两个竖框焊接而成;横框和竖框均采用尺寸为d3*d4的镀锌角铁制作而成;

>5、s1:墙体砌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通窗的窗主框由N层窗台压顶延伸至N+1层顶部结构梁,施工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通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窗副框预制过程中,左、右两侧的竖框上对应N层顶部结构梁和N+1层窗台压顶位置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采用D3*D4的镀锌角铁制作而成,固定耳的竖直侧板与竖框的水平侧板焊接固定,固定耳的水平侧板与N层顶部结构梁或N+1层窗台压顶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通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横框的水平侧板、固定耳的水平侧板均通过膨胀螺栓与窗台压顶、N层顶部结构梁或N+1层顶部结构梁固定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通窗施工方法,通窗的窗主框由n层窗台压顶延伸至n+1层顶部结构梁,施工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通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窗副框预制过程中,左、右两侧的竖框上对应n层顶部结构梁和n+1层窗台压顶位置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采用d3*d4的镀锌角铁制作而成,固定耳的竖直侧板与竖框的水平侧板焊接固定,固定耳的水平侧板与n层顶部结构梁或n+1层窗台压顶贴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通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侧横框的水平侧板、固定耳的水平侧板均通过膨胀螺栓与窗台压顶、n层顶部结构梁或n+1层顶部结构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通窗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防水处理:上侧横框端部通过第一封堵件封堵,下侧横框端部通过第二封堵件封堵;第一封堵件扣接于上侧横框外,第一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寻文靓王佳俊毛其林任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