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大科学装置建筑结构的振动水平和不均匀沉降要求非常高。以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为例,其储存环隧道振动标准是垂向振动在1-100hz范围内,1s的位移有效值不大于25nm,远高于一般工业建筑的振动标准,也高于高科技电子厂房的振动标准,并且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同步辐射装置的最高标准。不均匀沉降要求达到微米级,远高于一般建筑施工工程标准。
2、中硬土为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的黏性土和粉土以及坚硬黄土,其土体剪切波速范围为250m/s-500m/s。目前在中硬土地区一般采用桩筏减振基础进行微振动环境控制,但是该减振基础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缺陷。
3、因此急需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改变现有技术桩筏减振基础进行微振动环境控制,解决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均设置在土体(100)上,动力管廊(8)穿过减振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和柱基(2),柱基(2)设置在土体(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设置有多个,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分别与一个柱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均设置在土体(100)上,动力管廊(8)穿过减振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和柱基(2),柱基(2)设置在土体(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设置有多个,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分别与一个柱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与减振基础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基础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云林,娄宇,吕佐超,金春峰,吴耀辉,卢爱贞,许照刚,张允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