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77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桩筏减振基础的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均设置在土体上,动力管廊穿过减振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减振结构的框架和减振基础能够隔绝环形大科学装置与土体、动力管廊,在满足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和承载力要求情况下,减小土体和动力管廊传递给环形大科学装置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大科学装置建筑结构的振动水平和不均匀沉降要求非常高。以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为例,其储存环隧道振动标准是垂向振动在1-100hz范围内,1s的位移有效值不大于25nm,远高于一般工业建筑的振动标准,也高于高科技电子厂房的振动标准,并且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同步辐射装置的最高标准。不均匀沉降要求达到微米级,远高于一般建筑施工工程标准。

2、中硬土为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的黏性土和粉土以及坚硬黄土,其土体剪切波速范围为250m/s-500m/s。目前在中硬土地区一般采用桩筏减振基础进行微振动环境控制,但是该减振基础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缺陷。

3、因此急需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改变现有技术桩筏减振基础进行微振动环境控制,解决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及构筑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桩筏减振基础的振动控制效果差、施工均匀性差、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均设置在土体上,动力管廊穿过减振基础。

4、进一步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和柱基,柱基设置在土体中。

5、进一步地,柱基设置有多个,第一框架柱与一个柱基连接。

6、进一步地,柱基与减振基础分离。

7、进一步地,减振基础包括换填层和结构底板,换填层设置在土体上,结构底板设置在换填层上。

8、进一步地,换填层和结构底板均为环状。

9、进一步地,换填层的厚度为2.0-3.0m。

10、进一步地,结构底板的厚度为0.8-1.5m。

11、进一步地,结构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12、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的构筑方法,对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进行构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的框架和减振基础能够隔绝环形大科学装置与土体、动力管廊,在满足土体的沉降和承载力要求情况下,减小土体和动力管廊传递给环形大科学装置的振动;

15、(2)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的第一缓冲层不与减振基础连接,第一缓冲层用于隔绝土体,防止土体将振动传递给柱基,进而传递给第一框架柱和环形大科学装置;

16、(3)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的换填层的材料为素混凝土、三七灰土、碾压混凝土或水泥石粉渣;素混凝土的混凝土标号为c15或c20,在满足混凝土换填土体的要求下,降低了混凝土施工成本;在第三分仓缝内灌入填充料,使得第三浇筑层不再有裂缝,提高换填层的整体强度;换填层无需钢筋,也不存在裂缝,仍能保证整体强度;

17、(4)本专利技术减振结构的承托组件为弹簧,防止动力管道将振动传送给管廊本体;第四缓冲层用于隔绝管廊本体和换填层,防止管廊本体将振动传送给换填层;

18、(5)本专利技术构筑方法采用剪切波速测试的方法检测分仓缝的动力学参数,可以定量的分析评估分仓缝灌浆强化处理的效果。

19、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均设置在土体(100)上,动力管廊(8)穿过减振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和柱基(2),柱基(2)设置在土体(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设置有多个,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分别与一个柱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与减振基础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基础包括换填层(4)和结构底板(5),换填层(4)设置在土体(100)上,结构底板(5)设置在换填层(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填层(4)和结构底板(5)均为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填层(4)的厚度为2.0-3.0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底板(5)的厚度为0.8-1.5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底板(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

10.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的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进行构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框架、减振基础和动力管廊(8)均设置在土体(100)上,动力管廊(8)穿过减振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和柱基(2),柱基(2)设置在土体(10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设置有多个,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分别与一个柱基(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基(2)与减振基础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硬土地区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基础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云林娄宇吕佐超金春峰吴耀辉卢爱贞许照刚张允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