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56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重载筒仓在液压同步滑移系统所提供竖向顶升顶升力和水平牵拉力的作用下,沿着Z字形轨道梁滑道滑平移至新址,在中途实现转体,到位后进行筒仓临时支撑托换,移除滑槽、滑箱,然后进行简仓和基础的连接。需要平移的筒仓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所述的液压同步滑移系统包括竖向顶升装置和水平牵拉装置,其中水平牵拉装置一端固定于滑箱前,另一端通过连接钢棒和水平牵引千斤顶支承于混凝土反力墩上,竖向顶升装置的顶部支承所需平移的重载筒仓;滑箱在水平牵拉装置所提供水平向牵拉力作用下,带动滑箱上方的重载筒仓沿滑槽滑动,在新旧轨道梁滑之间的筏板轨道梁滑道上,借助旋转反力装置旋转至所需角度。实施重载筒仓的平移和转体,具有高效、平稳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平移,具体涉及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根据其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横向平移,纵向平移,远距离平移,局部挪移,平移并旋转。

2、目前国内成功移动的建筑物大多为楼房,需要保证楼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再利用性。但相比于楼房,混凝土储煤仓的结构特点十分明显,结构体系牢固,使用年限较长,建筑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同时抗震性能较强。国内还没有移动煤仓的报道。原煤仓能移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仓体结构简单,且为钢筋混凝土一体结构,整体强度较强,重量不大,满足一切移动的要求。相比较移动建筑物而言,移动煤仓相对要简单。但也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所述的滑移、旋转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仓群需要平移的筒仓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当数量为一个以上时,提前清理筒仓壁之间伸缩缝,确保单个筒仓为独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筒仓群新址与旧址的轴线,将下轨道梁设计为三段,其中,下轨道梁A设置在筒仓原址与筏板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所述的滑移、旋转过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仓群需要平移的筒仓数量为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当数量为一个以上时,提前清理筒仓壁之间伸缩缝,确保单个筒仓为独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筒仓群新址与旧址的轴线,将下轨道梁设计为三段,其中,下轨道梁a设置在筒仓原址与筏板滑道之间,下轨道梁b设置在筒仓新址与筏板滑道之间,筏板轨道梁设置在轨道梁a与轨道梁b之间,三个轨道梁整体呈“z”字型,轨道梁上设有滑道,筒仓群的每个筒仓均在下轨道梁a滑道、筏板滑道与下轨道梁b滑道进行平移,同时,在筏板滑道与下轨道梁b滑道交叉区域设置筒仓小角度旋转平台区,筒仓群的每个筒仓平移至旋转平台区后完成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筒仓新旧平移位置之间浇筑下轨道梁,在下轨道梁上铺设滑槽构建下轨道梁滑道;轨道数量根据所需平移筒仓的自重确定,设置在筒仓主要筒壁柱、筒仓中心柱下,滑槽上设置滑箱;滑箱在滑槽上滑动,两者的接触面摩擦系数≤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筒仓群长距离平移与小角度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同步滑移系统包括竖向顶升装置和水平牵拉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光王晓东谭启洲杨璇杜吉坤韩龙刘进良王恒刘蒲云李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