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91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千斤顶放在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其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的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均套设有至少一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千斤顶使用数量、且大幅减少垫块的使用数量,加快施工速率。同时,在顶升过程中,垂直度精度高,且能防倾斜。能防倾斜。能防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顶升领域,特别是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建筑物的层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城市建设导致室外地面大幅度增高而室内地坪标高远低于室外地面高度等原因,从而必须将建筑物抬升以满足使用要求。另外,当建筑物发生倾斜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顶升,实现纠偏。
[0003]采用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进行建筑物抬升施工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在抬升施工过程中,每个框架柱均需要多个千斤顶,从而增加千斤顶的使用量,大大增加投入成本。另外,当某个框架柱中有一个千斤顶故障时,则需将该组千斤顶进行全部更换,并逐一排查,进而,还需要准备较大数量的备用千斤顶,进一步加大成本投入。
[0005](2)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采用垫块作为抬升支座,当抬升高度较高时,用垫块搭设的支座较高后稳定性差,不安全。另外,在建筑物层高抬升时,抬升耗时周期长,当采用垫块搭设的支座等,当遇到恶劣天气(若梅雨季等)或恶劣环境(如轻微地震等)等时,框架加载则垂直度精度大幅降低,严重还会发生倾斜。
[0006](3)传统的抬升装置及方法在抬升施工过程中增加垫块时,需要多次安置千斤顶,施工操作难度大。
[0007](4)传统的抬升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慢、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该框架建筑顶升装置、整体顶升方法及顶升纠偏方法能减少千斤顶使用数量、且大幅减少垫块的使用数量,加快施工速率。同时,在顶升过程中,垂直度精度高,且能防倾斜。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
[0011]框架建筑包括若干根框架柱和地梁。
[0012]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个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每根螺纹钢管均沿垂直方向布设。
[0013]千斤顶放置在每根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千斤顶与地梁之间设置千斤顶垫块。
[0014]螺杆的数量与螺纹钢管的数量相等,所有螺杆均垂直布设,且关于千斤顶对称。
[0015]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
[0016]穿出端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
[0017]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
[0018]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至少一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
[0019]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两个下承压螺母。
[0020]位于地梁顶部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与地梁固定连接。
[0021]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4根螺纹钢管。
[0022]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与对应的牛腿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垫板。
[0023]一种框架建筑的整体顶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1、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5]步骤11、计算单根螺杆竖向承载力P,具体计算公式为:
[0026]P=A
×
f
ꢀꢀꢀꢀꢀꢀꢀꢀꢀꢀꢀꢀꢀꢀꢀꢀ
(1)
[0027]式(1)中,A为螺纹钢管横截面面积。f为每根螺杆的抗压强度值。
[0028]步骤12、计算螺杆基础根数n0,具体计算公式为:
[0029]n0=(D+L)/ηP
ꢀꢀꢀꢀꢀꢀꢀꢀꢀꢀꢀꢀꢀ
(2)
[0030]式(2)中,D为对应框架柱的横载,L为对应框架柱的活载荷。η为折减系数。
[0031]步骤13、计算螺杆实际根数n:螺杆实际根数n取大于n0的偶数,且n≤8。
[0032]步骤14、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根据步骤13计算的螺杆实际根数n,布设关于对应框架柱中心轴线对称的牛腿及螺纹钢管。每根牛腿中均预埋X向水平钢筋和Y向水平钢筋。
[0033]步骤2、顶升装置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4]步骤21、预埋螺杆:在在对应框架柱底部的地梁中均预埋n根螺杆,位于地梁上方的每根螺杆的底部各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安装在地梁上。每根螺杆均保持垂直状态。
[0035]步骤22、安装下承压螺母:在位于支托上方的每根螺杆上均依次套装两个下承压螺母和一块螺纹垫板。
[0036]步骤23、螺杆与螺纹钢管安装:将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的螺纹钢管中穿过,形成穿出端。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螺杆的穿出端均依次套装一块螺纹垫板和一个上限位螺母。
[0037]步骤24、千斤顶安装:将千斤顶放置在对应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
[0038]步骤3、第一轮循环顶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9]步骤31、调整上限位螺母:将每个牛腿中每根螺杆上的上限位螺母,均向上旋转设定位移A,且A≤10mm。
[0040]步骤32、千斤顶同步顶升:将每根框架柱下方的千斤顶均同步向上顶升设定位移A。所有千斤顶的同步精度控制在
±
3毫米,顶升不同步柱间距离小于1


[0041]步骤33、调整下承压螺母:将每个牛腿中每根螺杆上的两个下承压螺母,均向上旋转设定位移A。
[0042]步骤34、第n次顶升:n次重复步骤3,直至千斤顶的累计顶升行程达到千斤顶的最
大设定行程。
[0043]步骤4、增加千斤顶垫块:将每根框架柱下方的千斤顶均缓慢复位,并在每个千斤顶下方增加一块千斤顶垫块。
[0044]步骤5、第N轮循环顶升,N次重复步骤3至步骤4,直至框架柱的总顶升行程达到设定的顶升行程。
[0045]步骤6、当框架柱达到设定顶升行程后,将每根牛腿中预埋的X向水平钢筋和Y向水平钢筋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0046]步骤14中,牛腿及螺纹钢管的具体布设方法为:
[0047]当n=2时,在对应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根螺纹钢管。当n=4时,在对应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或4个牛腿。当布设4个牛腿时,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根螺纹钢管。当布设2个牛腿时,每个牛腿中均预埋2根螺纹钢管。
[0048]当n=6时,在对应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或4个牛腿。当布设4个牛腿时,其中两个对称的牛腿中各预埋2根螺纹钢管。另外两个对称的牛腿中各预埋1根螺纹钢管。当布设2个牛腿时,每个牛腿中均预埋3根螺纹钢管。
[0049]当n=8时,在对应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千斤顶、螺杆、螺纹套筒、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框架建筑包括若干根框架柱和地梁;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有2个或4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2根螺纹钢管,每根螺纹钢管均沿垂直方向布设;千斤顶放置在每根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千斤顶与地梁之间设置千斤顶垫块;螺杆的数量与螺纹钢管的数量相等,所有螺杆均垂直布设,且关于千斤顶对称;每根螺杆的底端均预埋在地梁中,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螺纹钢管中穿过,并形成穿出端;穿出端的最大长度不小于框架建筑的顶升高度;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至少一个下承压螺母,在每个牛腿上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上限位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牛腿下方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有两个下承压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地梁顶部的每根螺杆外周均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与地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框架柱的侧壁底部均对称布设2个牛腿,每个牛腿中均预埋1~4根螺纹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建筑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限位螺母和下承压螺母与对应的牛腿之间均设置有螺纹垫板。6.一种框架建筑的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计算单根螺杆竖向承载力P,具体计算公式为:P=A
×
f
ꢀꢀꢀꢀꢀꢀꢀꢀꢀꢀꢀꢀꢀꢀꢀꢀ
(1)式(1)中,A为螺纹钢管横截面面积;f为每根螺杆的抗压强度值;步骤12、计算螺杆基础根数n0,具体计算公式为:n0=(D+L)/ηP
ꢀꢀꢀꢀꢀꢀꢀꢀꢀꢀꢀꢀꢀ
(2)式(2)中,D为对应框架柱的横载,L为对应框架柱的活载荷;η为折减系数;步骤13、计算螺杆实际根数n:螺杆实际根数n取大于n0的偶数,且n≤8;步骤14、布设牛腿及螺纹钢管:根据步骤13计算的螺杆实际根数n,布设关于对应框架柱中心轴线对称的牛腿及螺纹钢管;每根牛腿中均预埋X向水平钢筋和Y向水平钢筋;步骤2、顶升装置安装,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预埋螺杆:在在对应框架柱底部的地梁中均预埋n根螺杆,位于地梁上方的每根螺杆的底部各套设一个支托,每个支托底部均安装在地梁上;每根螺杆均保持垂直状态;步骤22、安装下承压螺母:在位于支托上方的每根螺杆上均依次套装两个下承压螺母和一块螺纹垫板;步骤23、螺杆与螺纹钢管安装:将每根螺杆的顶端均从对应的螺纹钢管中穿过,形成穿出端;螺杆与螺纹钢管内壁面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间隙不超过1mm;在每个螺杆的穿出端均依次套装一块螺纹垫板和一个上限位螺母;
步骤24、千斤顶安装:将千斤顶放置在对应框架柱中心正下方的地梁上;步骤3、第一轮循环顶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调整上限位螺母:将每个牛腿中每根螺杆上的上限位螺母,均向上旋转设定位移A,且A≤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吉坤李世宏谭启洲邵翔张鹏傅金星顾昊贾能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