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54545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于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进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粒度分布情况;然后利用公式U(D)=100(D/DL)n,计算各对应粒径下的标准含量;选择特定粒径段的粒径,通过公式计算配比,实现紧密堆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填充率的方法是根据经典连续颗粒堆积理论将不同粒度分布的空心玻璃微珠按照特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通过配比形成多峰分布,实现高填充,体积分数最高可达7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空心玻璃微珠的吸油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细球形粉体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


技术介绍

1、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轻质、非金属多功能材料,由于它具有颗粒微细、中空、质轻、耐高温、绝缘、隔热保温、耐磨、耐碱、化学性能稳定等特性广泛应用于乳化炸药、隔热防火材料、稳形消声材料、高级绝缘材料、石油工业、化工产品添加剂等军事、民用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空心玻璃微珠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3m公司,七十年代已经作为一种新型填充材料大量应用于多个领域。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对空心玻璃微珠进行研发,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产品规格、性能等方面已和国外差距不大,但是在应用方面过于粗犷,大大限制了我国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 因此,提高我国空心玻璃微珠精细化应用是当前要努力的方向。

2、在很多行业里,例如在固体浮力材料、隔热保温等,填充率越高减轻隔热效果就越好,可以说高的填充率是复材性能的保证,而高的填充率要求粉体材料可以达到紧密堆积,这对级配有严格要求,单峰分布的空心玻璃微珠不能实现最紧密堆积,难以满足使用时的高填充要求,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空心玻璃微珠的优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心玻璃微珠单一粒径、单峰分布不能实现最紧密堆积的缺陷,提供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高填充率的方法是将不同粒度分布的空心玻璃微珠按照特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通过配比形成多峰分布,实现高填充,体积分数最高可达7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空心玻璃微珠的吸油值。

3、粉体科学中经典连续颗粒的紧密堆积满足统计类似的andereasen方程:

4、u(d)=100(d/dl)n     (1)

5、其中,u(d)为小于粒径d的颗粒的百分含量 (wt%);dl为体系中最大颗粒的粒径;d为与u (d)对应的颗粒尺寸;n为分布模数,各种分布的空隙率随方程中分布模数n值的减小而下降,当降至n=1/2~1/3时,空隙率最小,而n远小于1/3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一般取值1/3。

6、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一种空心玻璃微珠复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空心玻璃微珠原粉粒径和空心玻璃微珠细粉粒径进行分析,得到在每个粒径段的原粉含量值a和细粉含量值b,并以表格1的形式列出;

8、2)、利用公式(1):u(d)=100(d/dl)n,计算出原粉和细粉在各粒径段实现紧密堆积标准含量,公式中u(d)为小于粒径d的颗粒的百分含量 (wt%),dl为体系中最大颗粒的粒径,d 为与u (d)对应的颗粒尺寸,n为分布模数,取n=1/3;

9、3)对每个粒径段,通过公式(2):ax+b(1-x)= u(d),计算出重新配置的原粉含量x和细粉含量(1-x),实现原粉和细粉混合后的紧密堆积。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专利技术提高填充率的方法是根据经典连续颗粒堆积理论将不同粒度分布的空心玻璃微珠按照特定比例进行合理搭配,通过配比形成多峰分布,实现高填充,体积分数最高可达70以上,同时也降低了空心玻璃微珠的吸油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玻璃微珠粒度复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王华文彭小波董为勇陈凯杨小菲温家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