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444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9:01
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风帽通过埋管进风管段、土壤‑空气换热器、埋管出风管段、集热器进风管段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连通,埋管进风管段设置室外风机,同时埋管出风管段还与旁通管段连通,旁通管段设置第二风阀并与第二新风送风口连通,在冬季热回收机组的排风通道和新风通道经过换热可回收室内回风热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集热器出风管段与机组进风口连通。既可以提高冬季出风温度,又可解决因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对太阳能储存用于夜间工作,有效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1、土壤-空气换热器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夏季对室外空气进行冷却,冬季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建筑的空调或供暖目的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中,主要是利用土壤对自然界冷、热能量的储存作用来降低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符合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理念。

2、然而单独的土壤-空气换热器系统容易存在出口空气温度低、供热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更好地满足冬季条件下的热舒适要求,尤其在严寒地区。因此,目前一般会配备二次加热设备,比如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但即使在土壤-空气换热器的基础上结合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仍会由于太阳辐射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出口空气温度波动大的问题,甚至在太阳辐射较强时出现出口空气温度过热,以及在夜间等太阳辐射消失时段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空气不再起到加热作用的缺陷。

3、因此,亟需对目前的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它既可以提高冬季出风温度,又可解决因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引起的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对太阳能储存用于夜间工作,有效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包括新风入口、土壤-空气换热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埋管进风管段、埋管出风管段、集热器进风管段、旁通管段、集热器出风管段、热回收机组以及第二新风送风口,所述新风入口设置有风帽并通过埋管进风管段与土壤-空气换热器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埋管进风管段设置室外风机,所述土壤-空气换热器的出风口通过埋管出风管段和集热器进风管段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器进风口连通,且所述集热器进风管段设置第一风阀,所述埋管出风管段还与旁通管段连通,所述旁通管段与第二新风送风口连通,且旁通管段设置第二风阀,所述热回收机组设置有室内回风口和第一新风送风口以及机组进风口和排风口四个端口,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形成排风通道,排风口处设置排风机,所述第一新风送风口和所述机组进风口形成新风通道,第一新风送风口处设置送风机,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交叉流经位于热回收机组中的热交换器,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器出风口通过集热器出风管段与机组进风口连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设置多根集热管,每根所述集热管包括由外向内同轴排布的外部玻璃管、外层钢管和内层钢管,所述外部玻璃管和外层钢管之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外层钢管和内层钢管之间填充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材料层,所述内层钢管内部作为空气通道。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相变材料作为蓄热材料层与真空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相结合形成蓄热型真空管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一步与土壤-空气换热器耦合构成新风系统,既可以提高土壤-空气换热器的冬季出风温度,提高系统效率,又可利用蓄热材料实现对热量的存储和释放,解决因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而引起的送风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同时可将日间过多的太阳能储存在蓄热材料中以用于夜间工作,有效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为建筑节能服务,对于促进地热能和太阳能在建筑中节能利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入口(1)、土壤-空气换热器(5)、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埋管进风管段(9)、埋管出风管段(10)、集热器进风管段(11)、旁通管段(12)、集热器出风管段(15)、热回收机组(20)以及第二新风送风口(25),所述新风入口(1)设置有风帽(2)并通过埋管进风管段(9)与土壤-空气换热器(5)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埋管进风管段(9)设置室外风机(4),所述土壤-空气换热器(5)的出风口通过埋管出风管段(10)和集热器进风管段(11)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的集热器进风口(13)连通,且所述集热器进风管段(11)设置第一风阀(7),所述埋管出风管段(10)还与旁通管段(12)连通,所述旁通管段(12)与第二新风送风口(25)连通,且旁通管段(12)设置第二风阀(8),所述热回收机组(20)设置有室内回风口(16)和第一新风送风口(18)以及机组进风口(17)和排风口(19)四个端口,所述室内回风口(16)和所述排风口(19)形成排风通道,排风口(19)处设置排风机(22),所述第一新风送风口(18)和所述机组进风口(17)形成新风通道,第一新风送风口(18)处设置送风机(21),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交叉流经位于热回收机组(20)中的热交换器(26),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的集热器出风口(14)通过集热器出风管段(15)与机组进风口(17)连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设置多根集热管,每根所述集热管包括由外向内同轴排布的外部玻璃管(6.1)、外层钢管(6.3)和内层钢管(6.5),所述外部玻璃管(6.1)和外层钢管(6.3)之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外层钢管(6.3)和内层钢管(6.5)之间填充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材料层(6.4),所述内层钢管(6.5)内部作为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空气换热器(5)的地埋换热管由L形进风埋管(5.1)、L形出风埋管(5.3)和两根U形换热埋管(5.2)组成,所述L形进风埋管(5.1)顶端作为埋管进风口与埋管进风管段(9)连通,所述L形出风埋管(5.3)顶端作为埋管出风口与埋管出风管段(10)连通,所述两根U形换热埋管(5.2)横向并列排布,两根U形换热埋管(5.2)上层端部与L形进风埋管(5.1)底端连通,两根U形换热埋管(5.2)下层端部与L形出风埋管(5.3)底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U形换热埋管(5.2)的管径均为250mm,间距2m,上层部分埋深2.5m,下层部分埋深5m,所述L形进风埋管(5.1)和所述L形出风埋管(5.3)的管径均为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设置9根集热管,且每3根集热管组成一个流道,最终呈逆流式三流道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钢管(6.3)外壁经过加工形成吸热材料层(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管进风管段(9)上在室外风机(4)与风帽(2)之间设置第一过滤装置(3),所述热回收机组(20)内设置第二过滤装置(23),所述旁通管段(12)上在第二风阀(8)的送风方向后侧设置第三过滤装置(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空气换热器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耦合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入口(1)、土壤-空气换热器(5)、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埋管进风管段(9)、埋管出风管段(10)、集热器进风管段(11)、旁通管段(12)、集热器出风管段(15)、热回收机组(20)以及第二新风送风口(25),所述新风入口(1)设置有风帽(2)并通过埋管进风管段(9)与土壤-空气换热器(5)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埋管进风管段(9)设置室外风机(4),所述土壤-空气换热器(5)的出风口通过埋管出风管段(10)和集热器进风管段(11)与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的集热器进风口(13)连通,且所述集热器进风管段(11)设置第一风阀(7),所述埋管出风管段(10)还与旁通管段(12)连通,所述旁通管段(12)与第二新风送风口(25)连通,且旁通管段(12)设置第二风阀(8),所述热回收机组(20)设置有室内回风口(16)和第一新风送风口(18)以及机组进风口(17)和排风口(19)四个端口,所述室内回风口(16)和所述排风口(19)形成排风通道,排风口(19)处设置排风机(22),所述第一新风送风口(18)和所述机组进风口(17)形成新风通道,第一新风送风口(18)处设置送风机(21),所述排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交叉流经位于热回收机组(20)中的热交换器(26),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的集热器出风口(14)通过集热器出风管段(15)与机组进风口(17)连通,太阳能空气集热器(6)设置多根集热管,每根所述集热管包括由外向内同轴排布的外部玻璃管(6.1)、外层钢管(6.3)和内层钢管(6.5),所述外部玻璃管(6.1)和外层钢管(6.3)之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外层钢管(6.3)和内层钢管(6.5)之间填充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材料层(6.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龙姜帅姚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