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05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包括:a.在墙体上填充外隔墙位置绑扎钢筋。b.在填充外隔墙的底面位置设置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的宽度小于填充外隔墙的厚度且位于填充外隔墙厚度方向的中心。c.在填充外隔墙的两个侧面位置分别设置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在填充外隔墙的顶面位置设置第三结构拉缝构件。d.在墙体外侧设置保温板作为墙体的外模板。e.在墙体内侧支设内模板,在保温板上打孔,在孔内穿接连接件。f.对墙体和填充外隔墙一同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有效隔断填充墙和梁柱的硬连接,同时能够保证填充外隔墙与四周结构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现浇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传统的填充外隔墙普遍采用砌筑蒸压混凝土加气块,保温系统采用外挂挤塑板等保温材料,该方法整体性较差,容易渗漏,且外墙保温材料容易脱落。

2、现在全现浇混凝土填充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全现浇混凝土一次施工成型,能够保证填充墙与四周结构之间的密封性,能够有效防止渗漏。但是在高层建筑中,累计的竖向载荷作用在底层梁上时,容易造成梁结构的破坏。

3、所以现在又出现了结构拉缝施工技术,通过结构拉缝构件隔断填充墙和梁柱的硬连接,将其转化为软连接,使填充墙的载荷通过钢筋传导至主要受力的墙体或柱子上。但现有的结构拉缝构件结构复杂,施工困难,且现有结构拉缝构件将填充墙和周围结构完全分隔开,完全由结构拉缝构件上的防水结构实现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填充墙与四周结构之间的密封性变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填充外隔墙与周围结构密封性和软连接无法兼得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在墙体上填充外隔墙位置绑扎钢筋,包括绑扎在一起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钢筋,水平分布筋锚入两端的结构构件内,竖向钢筋为u字型,竖向钢筋的底部位于填充外隔墙的底面位置。

4、b.在填充外隔墙的底面位置设置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第一结构拉缝构件设置在填充外隔墙的底面位置,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的宽度小于填充外隔墙的厚度,第一结构拉缝构件位于填充外隔墙厚度方向的中心。

5、c.在填充外隔墙的两个侧面位置分别设置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在填充外隔墙的顶面位置设置第三结构拉缝构件,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第三结构拉缝构件在拐角处相互连接,第二结构拉缝构件的下端和第一结构拉缝构件上表面接触,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第三结构拉缝构件的宽度小于填充外隔墙的厚度且位于填充外隔墙厚度方向的中心。

6、d.在墙体外侧设置保温板,由保温板作为墙体的外模板。

7、e.在墙体内侧支设内模板,在保温板上打孔,在孔内穿接连接件,连接件伸入至填充外隔墙内,将连接件与填充外隔墙钢筋固定从而将保温板固定。

8、f.对墙体和填充外隔墙一同浇筑混凝土,得到墙体和全现浇填充外隔墙。

9、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竖向钢筋底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槽口,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放置在竖向钢筋底部的u字型结构上。

10、在填充外隔墙内的洞口或墙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竖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下端分别锚入上下方结构内。

11、当填充外隔墙的长度大于5m时,所述竖向钢筋的上端锚入至上部结构内。

12、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 、圆环形或梯形。

13、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为pvc管,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在拐角处通过弯头连接。

14、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由挤塑板加工得到。

15、所述保温板为ls型模泡强力复合保温板。

16、本专利技术在填充外隔墙的四周设置结构拉缝,通过结构拉缝使填充外隔墙与周围结构之间形成软连接,填充外隔墙的水平分布筋两端锚入至两侧的受力结构中,在填充外隔墙浇筑完毕后,其重力由两侧的受力结构承受,能够避免重力向下传递叠加至底层梁,防止其因为竖向载荷过大损坏。

17、通过采用结构简单的结构拉缝构件,且在安装时使其位于居中位置,这样在浇筑填充外隔墙时,填充外隔墙边缘的混凝土还是能够与周围的结构密实接触,形成密封面,从而保证了填充外隔墙四周的密封性。

18、填充外隔墙的重力除了通过水平分布筋传递至两侧外,当填充外隔墙长度较大时,如果仅靠水平分布筋承受力,填充外隔墙有可能发生形变,中部会向下弯曲,这样填充外隔墙的重量还是会作用于下部的梁结构,竖向载荷一定程度上还会向下传递累加。所以将竖向钢筋的上部与上方结构连接,由上方结构承受其下方一个填充外隔墙的部分重量,该重量上部结构完全能够承受,且能够避免填充外隔墙向下传递累积载荷。

19、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有效隔断填充墙和梁柱的硬连接,同时能够保证填充外隔墙与四周结构之间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竖向钢筋底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槽口,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放置在竖向钢筋底部的U字型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充外隔墙内的洞口或墙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竖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下端分别锚入上下方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填充外隔墙的长度大于5m时,所述竖向钢筋的上端锚入至上部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的横截面为矩形、圆形 、圆环形或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为PVC管,所述第二结构拉缝构件和所述第三结构拉缝构件在拐角处通过弯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由挤塑板加工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为LS型模泡强力复合保温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为长条状,在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的底面上设置有与竖向钢筋底部水平位置相对应的槽口,所述第一结构拉缝构件放置在竖向钢筋底部的u字型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充外隔墙内的洞口或墙端的两侧分别设置竖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下端分别锚入上下方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现浇保温一体化填充外隔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填充外隔墙的长度大于5m时,所述竖向钢筋的上端锚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刚郭永卿王有义李青圆冯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