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4042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单元层、封装阻挡坝和封装层,所述发光单元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所述封装阻挡坝环绕所述发光单元层设置,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封装层由所述显示区向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层和所述封装阻挡坝;其中,所述封装阻挡坝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膜层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膜层具有第三凹槽,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重叠。通过设置多层膜层的封装阻挡坝,来提升封装边缘位置的封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因具备面光源、冷光、节能、响应快、柔性、超轻薄和成本低等优点,量产技术日益成熟。由于oled稳定性差,对水、氧都极其敏感,故封装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封装的目的主要是避免水汽和氧气进入oled中,然后封装层的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在显示屏幕出现裂纹或者外界有水汽进去后,会加速oled有机发光层器件的老化速度,因此必须通过进行严格封装以实现延长寿命、提高稳定性。

2、但是在封装的边缘容易出现水汽入侵的现象,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防止封装边缘被水汽入侵的封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多层膜层的封装阻挡坝,来提升封装边缘位置的封装效果。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单元层、封装阻挡坝和封装层,所述发光单元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封装阻挡坝环绕所述发光单元层设置,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封装层由所述显示区向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层和所述封装阻挡坝;其中,所述封装阻挡坝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膜层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膜层具有第三凹槽,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重叠。

3、可选的,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膜层的宽度,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膜层的宽度。

4、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膜层为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三膜层为第二绝缘层;所述发光单元层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发光单元;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屋檐结构,所述屋檐结构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像素定义层用于隔开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屋檐结构包括第二金属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制程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同制程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制程形成。

5、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盲槽,所述第一凹槽采用半透掩膜制程形成;所述第一金属层填充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绝缘层填充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层在第一凹槽区域的厚度小于在非第一凹槽区域的厚度;所述第一金属层在第二凹槽区域的厚度等于在非第二凹槽区域的厚度。

6、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所述第三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7、可选的,所述封装阻挡坝包括第一阻挡坝和第二阻挡坝,所述第一阻挡坝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阻挡坝的高度,所述第一阻挡坝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坝之间;所述封装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三无机层分别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层、所述第一阻挡坝、所述第二阻挡坝设置,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坝不重叠。

8、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坝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阻挡坝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凹槽。

9、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二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在所述第二阻挡坝内,所述第四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膜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10、可选的,所述封装阻挡坝还包括第三阻挡坝,所述第三阻挡坝设置在所述第二阻挡坝远离所述第一阻挡坝的一侧,所述第三阻挡坝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

1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12、本申请主要改进在于,将封装阻挡坝设置在三层膜层的堆叠结构,利用膜层特性,在第一膜层上形成第一凹槽后,由于第二膜层覆盖第一膜层的凹槽区域和非凹槽区域,在第二膜层的表面,形成高低起伏的膜层界面。通过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叠加作用,在第三膜层对应第一凹槽的位置形成第三凹槽,同样形成高低起伏的第三膜层。第三膜层一般与封装层直接接触,从而形成了更长的接触膜层,改变了水氧入侵的通道形成,增加水氧入侵的路径和难度,从而减少水氧入侵的概率,提升封装边缘位置的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直接在第三膜层上形成凹槽的方案来说,在第三膜层上刻蚀凹槽时,往往会存在毛刺或膜层突变等问题,导致第三膜层与封装层之间的接触并非严丝合缝。本方案在第一膜层内形成的第一凹槽,未在第三膜层上进行挖槽设计,但是却改变了第三膜层的形状,使得第三膜层所形成的起伏的膜层界面特性更好,不会出现毛刺或膜层突变等情况,与封装层之间的接触效果更好,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膜层的宽度,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膜层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膜层为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三膜层为第二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盲槽,所述第一凹槽采用半透掩膜制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所述第三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阻挡坝包括第一阻挡坝和第二阻挡坝,所述第一阻挡坝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阻挡坝的高度,所述第一阻挡坝位于所述发光单元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坝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坝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阻挡坝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二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第三膜层和第四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阻挡坝还包括第三阻挡坝,所述第三阻挡坝设置在所述第二阻挡坝远离所述第一阻挡坝的一侧,所述第三阻挡坝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阻挡坝包括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膜层的宽度,所述第二膜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膜层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为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膜层为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三膜层为第二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盲槽,所述第一凹槽采用半透掩膜制程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所述第三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一致,且分别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阻挡坝包括第一阻挡坝和第二阻挡坝,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东梅袁晓晓党锋珍易文玉陈杰李瑶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