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403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涉及备用电源技术领域。该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和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包括热耦合子系统和热能子系统;热耦合子系统用于通过流动的传热介质对氢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加热,热能子系统用于对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本申请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为固态/液态储氢系统快速大量释放氢气创造温度条件,保证固态/液态储氢结合燃料电池系统发电类的备用电源快速响应发电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还无需在现场配套设置氢气瓶或储气罐等中高压压力容器,提高了备用电源现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备用电源,具体涉及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1、备用电源系统是在正常使用的电源出现故障或检修时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的装置。现有一种备用电源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当需要启动备用电源时,固态/液态储氢系统释放氢气,氢气输送至氢燃料电池装置中发电。

2、由于固态和液态储氢系统内储氢材料的放氢速率和压力随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即环境温度越高,储氢材料温度越高则放氢速率越快、放氢压力越高。因此,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该类储氢系统的放氢速率较慢,将造成氢燃料电池系统所需的启动氢气量不足,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启动标准,降低了备用电源系统的启动速度,延后了供电时间。

3、为快速启动备用电源系统,目前常采用为氢燃料电池系统配备专用的氢气瓶或储气罐,以快速满足氢燃料电池系统发电初期所需的氢气量。但是这类氢气瓶或储气罐均为中压至高压容器,放置在备用电源现场,不仅存在泄漏、甚至燃爆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导致备用电源现场的安全风险较高,而且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增加了后期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解决备用电源在快速启动时利用储气罐或气瓶供氢而存在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和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包括热耦合子系统和热能子系统;所述热能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所述热耦合子系统用于通过流动的传热介质对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加热。

3、进一步的,所述储氢系统包括固态储氢系统和/或液态储氢系统。

4、进一步的,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包括第一传热回路,所述第一传热回路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连通,所述第一传热回路内设置有第一传热介质,所述第一传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热能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一传热介质加热。

5、进一步的,所述热耦合子系统还包括换热器和第二传热回路;所述换热器的两个换热腔分别与所述第一传热回路和所述第二传热回路连通,所述第二传热回路内设置有第二传热介质,所述第二传热回路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所述热能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第二传热介质加热。

6、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子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

7、进一步的,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还包括电能子系统,所述电能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供电;所述电能子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8、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所述电能子系统用于对所述电加热装置供电。

9、进一步的,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能子系统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还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连接。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监测控制平台,所述监测控制平台用于监测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的温度,并根据监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工作。

1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为固态/液态储氢系统快速大量释放氢气创造温度条件,保证固态/液态储氢结合燃料电池系统发电类的备用电源快速响应发电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还无需在现场配套设置氢气瓶或储气罐等中高压压力容器,提高了备用电源现场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1)、储氢系统(2)和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包括热耦合子系统和热能子系统(3);所述热耦合子系统用于通过流动的传热介质对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和所述储氢系统(2)加热,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系统包括固态储氢系统和/或液态储氢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包括第一传热回路(5),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和所述储氢系统(2)连通,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内设置有第一传热介质,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6);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第一传热介质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耦合子系统还包括换热器(7)和第二传热回路(8);所述换热器(7)的两个换热腔分别与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和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连通,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内设置有第二传热介质,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9),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第二传热介质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子系统(3)包括太阳能热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还包括电能子系统(4),所述电能子系统(4)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供电;所述电能子系统(4)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和水力发电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加热装置(10),所述电加热装置(10)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所述电能子系统(4)用于对所述电加热装置(10)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与所述电能子系统(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1)还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控制平台(12),所述监测控制平台(12)用于监测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和所述储氢系统(2)的温度,并根据监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工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1)、储氢系统(2)和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转化系统包括热耦合子系统和热能子系统(3);所述热耦合子系统用于通过流动的传热介质对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和所述储氢系统(2)加热,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内的传热介质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系统包括固态储氢系统和/或液态储氢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耦合子系统包括第一传热回路(5),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和所述储氢系统(2)连通,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内设置有第一传热介质,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泵(6);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第一传热介质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的备用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耦合子系统还包括换热器(7)和第二传热回路(8);所述换热器(7)的两个换热腔分别与所述第一传热回路(5)和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连通,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内设置有第二传热介质,所述第二传热回路(8)上设置有第二输送泵(9),所述热能子系统(3)用于对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蕾孔红兵胡军练勇黄波刘煜李洋彭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