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包括污油罐和至少一个收集单元,每个收集单元均包括柱塞泵和两个污油槽,两个污油槽的底部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一与污油罐连通,两个回收管路一上分别安装有阀门;两个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阀门与两个污油槽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二与柱塞泵两端的活塞腔连通,且两个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阀门与污油罐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三与柱塞泵两端的活塞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不同季节时污油的有效回收,通过双重作用可自动清除排污口栓塞,避免人工清理在高速旋转泵轴附近的排污口高风险操作,消除栓塞时间长污油积聚过多导致的润滑油污染事故,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管道输送污油安全回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输油泵端面密封泄漏的废油具有易燃易爆性,属危险废弃物。现有技术通过输油泵污油收集装置将泄漏的废油通过输油泵本体铸造污油槽收集后,经污油管道通过与污油罐的高度差输送,泄漏废油管输至污油罐储存。
2、长输管网分布范围广环境复杂,且国产原油物性多为“高凝、高粘、高含蜡”属性,泄漏污油在高速旋转泵轴的作用下,飞溅到污油槽各个角落,在电伴热及污油槽内气流作用下,形成油焦状硬块,脱落后在粘度较大的污油阻碍下移动缓慢,在污油槽排污口形成堵塞。污油管路通径大于污油槽排污口直径,此种栓塞现象只在污油槽排污口产生。
3、污油槽与轴承箱相连接,为避免轴承箱内润滑油受飞溅污油污染,使用轴承隔离架或防尘盘等装置进行防护。此类防护只能防飞溅不能防渗,当污油槽排污口堵塞,泄漏的污油汇聚,若污油液位超过泵轴,污油会渗入润滑油箱污染润滑油,受污染的润滑性能快速恶化,短时间内就会造成轴承损坏,轻者会导致异常停机,严重会导致泵轴受损导致输油泵大修的严重事故。</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油罐(1)和至少一个收集单元,每个所述收集单元均包括柱塞泵(2)和两个污油槽(3),两个所述污油槽(3)的底部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一与所述污油罐(1)连通,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上分别安装有阀门(4);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所述阀门(4)与两个所述污油槽(3)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二与所述柱塞泵(2)两端的活塞腔连通,且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所述阀门(4)与所述污油罐(1)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三与所述柱塞泵(2)两端的活塞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两个所述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油罐(1)和至少一个收集单元,每个所述收集单元均包括柱塞泵(2)和两个污油槽(3),两个所述污油槽(3)的底部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一与所述污油罐(1)连通,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上分别安装有阀门(4);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所述阀门(4)与两个所述污油槽(3)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二与所述柱塞泵(2)两端的活塞腔连通,且两个所述回收管路一对应两个所述阀门(4)与所述污油罐(1)之间的部位分别通过回收管路三与所述柱塞泵(2)两端的活塞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两个所述阀门(4)以及所述柱塞泵(2)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2)的外壁上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6)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污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片。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林,王宇航,李建宗,范刚,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