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64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包括进水机构、调压机构、出水机构、外溢机构和补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进水主管、调压塔进水管,调压塔进水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调压机构包括下溢堰、下溢池;出水机构包括下溢管和出水主管;进水主管后接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来流在进入水平进水管后垂直向上拐弯进入竖直进水管;竖直进水管末端顶部设置下溢堰,竖直进水管外侧为下溢池,下溢池顶部设置外溢机构,补水机构设置在水平进水管首端与下溢管末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阻断各管段之间的水锤波的传播,通过设置补水装置,可防止管线在出现极端负水锤波时被拉空或者管线中出现掺气对管线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安全防护设施,具体是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


技术介绍

1、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近年来,我国坚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提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战略储备能力。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是构建国家水网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长距离、大流量、多分支的复杂引输水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水利工程。其中长距离、大流量、多起伏重力流、多分支输水管线研究中,水锤防护研究是保障长距离输水工程安全运行的核心研究问题。若采取防护措施不当,可能造成较大的水锤压力,输水管线极易发生爆管等事故,严重时可能危及人民生命,造成无法预计的财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对输水管线(含多支管)进行水力过渡分析并采取经济合理的水锤防护措施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2、对于水锤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常采用优化阀门动作规律、设置调压室、调压塔、泄压阀、空气罐、空气阀,无论采用哪种措施,对于超长输水管道还需要注意局部管线发生爆管时,产生的水锤波在全线传播带来的危害,以上常用的水锤防护措施难以有效切断水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机构、调压机构、出水机构、外溢机构和补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进水主管、调压塔进水管,调压塔进水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调压机构包括下溢堰、下溢池;出水机构包括下溢管和出水主管;进水主管后接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来流在进入水平进水管后垂直向上拐弯进入竖直进水管;竖直进水管末端顶部设置下溢堰,竖直进水管外侧为下溢池,下溢池顶部设置外溢机构,所述外溢机构用于在调压塔出现正水锤时实现塔顶溢流,下溢池内水流通过下溢管接入出水主管,补水机构设置在水平进水管首端与下溢管末端之间,补水机构用于当上游或下游管道压力低于预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中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机构、调压机构、出水机构、外溢机构和补水机构;进水机构包括进水主管、调压塔进水管,调压塔进水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调压机构包括下溢堰、下溢池;出水机构包括下溢管和出水主管;进水主管后接水平进水管和竖直进水管,来流在进入水平进水管后垂直向上拐弯进入竖直进水管;竖直进水管末端顶部设置下溢堰,竖直进水管外侧为下溢池,下溢池顶部设置外溢机构,所述外溢机构用于在调压塔出现正水锤时实现塔顶溢流,下溢池内水流通过下溢管接入出水主管,补水机构设置在水平进水管首端与下溢管末端之间,补水机构用于当上游或下游管道压力低于预设阈值时进行补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水锤传播且防止水流拉空的圆筒式溢流调压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溢机构包括外溢堰、外溢池、外溢管,下溢池顶部设置外溢堰,外溢水流通过外溢堰之后进入外溢池,外溢水流最后通过外溢管外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断水锤传播且防止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小霞徐晓东石韬史德亮辛福选邵杨肖俊淼张石磊姜治兵韩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