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393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包括:构建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寻找待传输业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传输速率大小、到达时间、持续时间与发生概率,获取待传输业务的带宽、最低传输时延与传输质量要求,判断业务类型:若为一般性业务,计算利用不同交换粒度类型在最短路径上传输的传输成本,令传输成本最低的为目标交换粒度;若为确定性时延业务,计算利用不同交换粒度类型在最短路径上传输的传输时延,令传输时延最短的为目标交换粒度;若为高可靠性业务,计算利用不同交换粒度类型在最短路径上传输的插入损耗,令插入损耗最小的为目标交换粒度;根据目标交换粒度,建立传输光路进行业务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网络,尤其是指一种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chatgpt、增强/虚拟现实(ar/vr)和第五代(5g)网络等新技术的兴起,光网络需要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服务能力以应对差异化业务需求,这对传统光网络造成了巨大挑战。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通过协同波长、波段和子波长等多种全光交换技术,为业务提供精细化的网络服务能力。与传统光网络的强耦合关系不同,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需要引进新的业务适配机制。研究表明,为业务选择合适的交换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光交换节点上的交换能力与整体的网络性能。

2、为此,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系列差异化业务需求与节点交换能力的高效适配算法,并在此网络上部署。其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提出了architecture on demand(aod)的概念。与传统光网络架构中固定架构的光交换节点不同,aod节点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动态建立光交叉连接,从而将不同光交换器件按需编排,具有“动态组织”光交换的能力。围绕aod节点,该团队从可扩展性,能耗和吞吐量等多个方面对aod进行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业务的类型进行判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Dijkstra算法寻找所述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成本包括频谱冗余、设备成本和网络能耗,表达式为:传输成本=频谱冗余+p×设备成本+q×网络能耗;其中,p和q为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业务的类型进行判断,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dijkstra算法寻找所述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成本包括频谱冗余、设备成本和网络能耗,表达式为:传输成本=频谱冗余+p×设备成本+q×网络能耗;其中,p和q为权重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粒度类型包括波段粒度、波长粒度与子波长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粒度全光交换网络的“业务-模态”适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泳成袁志林沈纲祥周莉龚渤张金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