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55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异形物体,所述测量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及固定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量区域,各所述测量区域均包括两个不共面的支撑面,其一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另一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支撑面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所述基座在两支撑面的相邻位置上均布置有一排用于读取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长度的刻度线。本方案的测量工具能够对异形铜排的尺寸进行精准地测量,从而能够判断铜排的外形尺寸是否满足实际所需,进而降低采用铜排的产品的故障率,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降低产品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的,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1、目前较多产品都会用到软铜排,比如电池包内的电连接会用到很多软铜排,在较多情况下,软铜排的形状都是异形的,所谓异形,可参阅图1,可理解为软铜排至少包括两个相连的但不共面的第一主体91和第二主体92。比如图1至图4所示的四种常见的异形铜排,图1所示的铜排中的第二主体92相对于第一主体91翻折了45°;图2所示的u形铜排、图3所示的z形铜排以及图4所示的l形铜排的第二主体92都相对于各自的第一主体91弯折了90°。目前现有的测量工具无法针对异形铜排的尺寸进行精准地测量,从而无法排除尺寸不良的铜排,进而导致出现较多的不良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工具,主要解决现有的测量工具无法对异形铜排的尺寸进行精准测量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异形物体,所述异形物体至少包括相连的且不共面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测量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及固定块;

4、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测量区域,各所述测量区域均包括两个不共面的支撑面,其一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另一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支撑面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所述基座在两所述支撑面的相邻位置上均布置有一排用于读取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的刻度线。

5、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测量区域,所述第一测量区域包括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二支撑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以使所述第二支撑面能够支撑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翻折而成的第二主体。

6、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上开设了凹槽,所述基座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凹槽凸起的凸台,所述凹槽的槽底即为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凸台的表面即为所述第二支撑面。

7、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测量区域,所述第二测量区域包括第三支撑面及第四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四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三支撑面与所述第四支撑面相连并形成阴角结构。

8、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三测量区域,所述第三测量区域包括第五支撑面及第六支撑面,所述第五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六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所述第五支撑面与所述第六支撑面相连并形成阳角结构。

9、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布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与对应一个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

10、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包括压板及两个凸设于所述压板的插接片,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开设了两条插槽;

11、当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基座连接时,两所述插接片分别插接于对应一条所述插槽内,且所述插接片弹性抵接于所述插槽的槽壁,以使所述压板能够与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

12、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片包括相连的插接主体及弹片;

13、所述弹片在不受外力时相对于所述插接主体向外延伸,所述弹片具有弹性,当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弹片弹性抵接于插槽的槽壁。

14、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槽贯穿所述基座,当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时,所述弹片从所述插槽向外露出。

15、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片的外壁面上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当所述插接片插接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时,至少一个所述防滑凸起从所述插槽向外露出,所述防滑凸起用于限制所述插接片脱离所述插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测量工具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7、使用时,可先将待测的异形物体(如铜排)放置在基座的测量区域上,并使测量区域上的其中一个支撑面支撑待测的异形物体的第一主体,且使测量区域上的另外一个支撑面支撑待测的异形物体的第二主体,接着将固定块安装在基座上,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分别贴合在对应的支撑面上,此时可读取布置在支撑面相邻位置处的刻度线,以分别获得异形物体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长度尺寸,可根据第一主体的长度尺寸以及第二主体的长度尺寸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去判定异形物体的外形尺寸是否满足实际所需。

18、综上,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测量工具,能够对异形铜排的尺寸进行精准地测量,从而能够判断铜排的外形尺寸是否满足实际所需,进而降低采用铜排的产品的故障率,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降低产品维护的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异形物体,所述异形物体至少包括相连的且不共面的第一主体(91)和第二主体(9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1)及固定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测量区域(11),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包括第一支撑面(111)及第二支撑面(112),所述第一支撑面(11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二支撑面(11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92),所述第二支撑面(112)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面(111),以使所述第二支撑面(112)能够支撑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91)翻折而成的第二主体(9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上开设了凹槽(113),所述基座(1)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凹槽(113)凸起的凸台(114),所述凹槽(113)的槽底即为所述第一支撑面(111),所述凸台(114)的表面即为所述第二支撑面(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二测量区域(12),所述第二测量区域(12)包括第三支撑面(121)及第四支撑面(122),所述第三支撑面(12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四支撑面(12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92),所述第三支撑面(121)与所述第四支撑面(122)相连并形成阴角结构(1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三测量区域(13),所述第三测量区域(13)包括第五支撑面(131)及第六支撑面(132),所述第五支撑面(13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六支撑面(13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92),所述第五支撑面(131)与所述第六支撑面(132)相连并形成阳角结构(133)。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布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与对应一个所述支撑面用于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二主体(92)。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包括压板(21)及两个凸设于所述压板(21)的插接片(22),两所述支撑面上均开设了两条插槽(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22)包括相连的插接主体(221)及弹片(2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5)贯穿所述基座(1),当所述插接片(22)插接于所述插槽(15)内且所述压板(21)与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91)/第二主体(92)时,所述弹片(222)从所述插槽(15)向外露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222)的外壁面上凸设有多个防滑凸起(223),当所述插接片(22)插接于所述插槽(15)内且所述压板(21)与所述支撑面共同夹持所述第一主体(91)/第二主体(92)时,至少一个所述防滑凸起(223)从所述插槽(15)向外露出,所述防滑凸起(223)用于限制所述插接片(22)脱离所述插槽(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异形物体,所述异形物体至少包括相连的且不共面的第一主体(91)和第二主体(92),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工具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基座(1)及固定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测量区域(11),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包括第一支撑面(111)及第二支撑面(112),所述第一支撑面(11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二支撑面(11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92),所述第二支撑面(112)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面(111),以使所述第二支撑面(112)能够支撑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91)翻折而成的第二主体(9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上开设了凹槽(113),所述基座(1)在所述第一测量区域(11)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凹槽(113)凸起的凸台(114),所述凹槽(113)的槽底即为所述第一支撑面(111),所述凸台(114)的表面即为所述第二支撑面(1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二测量区域(12),所述第二测量区域(12)包括第三支撑面(121)及第四支撑面(122),所述第三支撑面(12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体(91),所述第四支撑面(12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主体(92),所述第三支撑面(121)与所述第四支撑面(122)相连并形成阴角结构(1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三测量区域(13),所述第三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强邓六军杨浩杨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