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冷结构的,尤其涉及一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充电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动力电池大倍率4c以上充、放电使用工况的升温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电芯多面冷却是目前行业内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散热方式,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包括底部冷板和多个侧部冷板,通过侧部冷板以及底部冷板为电芯的多个面进行降温,但是,目前的多个侧部冷板都是通过快插接头的方式依次连接起来,然后通过连接管道将冷却液分流到底部冷板内和多个侧部冷板内,一方面,现有的这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由于快插接头使用较多而导致存在成本较高的劣势,而且零部件较多而致使装配起来较为费时费力,另一方面也没有利用厚爱底部冷板的内部空间,使整个多面液冷模组存在体积较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及电池,主要解决现有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同时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且不便于安装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冷板(1)的上表面凸设有多个第一凸块(19)及多个第二凸块(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块(19)所凸设的方向的反方向指向所述第一集流腔(11)内,多个所述第二凸块(20)所凸设的方向的反方向指向所述第二集流腔(12)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22)的外侧壁及所述第二凸柱(23)的外侧壁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24),所述密封圈(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冷板(1)的上表面凸设有多个第一凸块(19)及多个第二凸块(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块(19)所凸设的方向的反方向指向所述第一集流腔(11)内,多个所述第二凸块(20)所凸设的方向的反方向指向所述第二集流腔(12)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22)的外侧壁及所述第二凸柱(23)的外侧壁均套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24),所述密封圈(24)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插接孔(17)/所述第二插接孔(18)的孔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面液冷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冷板(2)包括侧板主体(25)及分别连接所述侧板主体(25)的第一集流块(26)和第二集流块(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艳峰,金佺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