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51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6
本申请涉及扭矩扳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部、转动部与握持部,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握持部均与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以及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均凸设有连接方块,所述转动部的上端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方块插设与转动的转动方槽,所述转动方槽的槽壁限制所述连接方块自发转动。本申请具有提高扭矩扳手的便携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扭矩扳手,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扭矩扳手


技术介绍

1、扭矩扳手是扳手的一种,在紧固螺丝螺栓螺母等螺纹紧固件时根据需要控制施加的力矩大小,以在不破坏螺纹的同时保持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扳手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主体部与握持部,主体部的长度较长且不能改变,同时,为了便于握持,握持部的长度不能过短,上述两个原因结合,使得扭矩扳手整体较长,携带和收纳时需要占用较长的空间,不够便携,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扭矩扳手的便携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扭矩扳手。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部、转动部与握持部,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握持部均与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以及所述握持部朝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均凸设有连接方块,所述转动部的上端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方块插设与转动的转动方槽,所述转动方槽的槽壁限制所述连接方块自发转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体部和握持部通过新增的转动部以实现转动连接,用连接方槽的槽壁来限制连接方块的自发转动,当需要收纳便携扭矩扳手时,只需分别持续掰动主体部与握持部,使得主体部与握持部相互靠近,最终整个便携扭矩扳手呈现折叠状态,便携扭矩扳手的长度缩短,便于携带。

5、可选的,所述转动部的下端连接有盖合所述转动方槽的槽底的遮挡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便携扭矩扳手折叠时,遮挡板起到了保护便携扭矩扳手的折叠处的作用;当便携扭矩扳手展开时,在使用者握持转动部时,遮挡板的设置限制了转动部的下翻,从而提高了便携扭矩扳手使用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主体部的下端设置有下凸部,所述下凸部滑动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包括供所述下凸部与所述握持部滑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内侧的第一钩板;所述下凸部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钩板滑动连接的下凸滑移槽,所述握持部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钩板滑动连接的的握持滑移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便携扭矩扳手展开后,滑动安装壳,使得安装壳的一端连接在握持部处,安装壳的另一端连接在主体部处,从而利用安装壳以限制转动部的下翻,加强便携扭矩扳手展开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下凸部的长度长于所述安装壳的长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折叠收纳便携扭矩扳手时,可将安装壳滑移并完全收纳在下凸部处,从而减少因安装壳的端部伸出主体部而导致便携扭矩扳手的收纳受到影响的概率。

11、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握持部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插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握持滑移槽间隔开设。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应用安装壳以加强便携扭矩扳手展开的稳定性的同时,利用限位槽和限位件的配合以固定安装壳的位置,从而减小因安装壳自发滑动而影响固定效果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为球头滚珠。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壳滑移过程中,球头滚珠保持压缩状态,当安装壳滑移一定距离后,球头滚珠弹出并插设在限位槽内,从而固定安装壳,方案简便易行。

15、可选的,所述限位件为具有形变能力的第二钩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限位件,第二钩板的设置更为简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所需的人力成本。

17、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纹的设置提高了滑移安装壳的简便性。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申请通过将主体部和握持部通过新增的转动部以实现转动连接,用连接方槽的槽壁来限制连接方块的自发转动,当需要收纳便携扭矩扳手时,只需分别持续掰动主体部与握持部,使得主体部与握持部相互靠近,最终整个便携扭矩扳手呈现折叠状态,便携扭矩扳手的长度缩短,便于携带;

21、2.本申请通过设置遮挡板以同时起到了保护便携扭矩扳手的折叠处以及限制转动部下翻的作用,有效提高了便携扭矩扳手使用的稳定性;

22、3.本申请通过增设安装壳以限制转动部的下翻,加强便携扭矩扳手展开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部(1)、转动部(2)与握持部(3),所述主体部(1)以及所述握持部(3)均与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1)朝向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以及所述握持部(3)朝向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均凸设有连接方块(4),所述转动部(2)的上端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方块(4)插设与转动的转动方槽(21),所述转动方槽(21)的槽壁限制所述连接方块(4)自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的下端连接有盖合所述转动方槽(21)的槽底的遮挡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下端设置有下凸部(5),所述下凸部(5)滑动连接有安装壳(6),所述安装壳(6)包括供所述下凸部(5)与所述握持部(3)滑动连接的连接部(62)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62)内侧的第一钩板(63);所述下凸部(5)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钩板(63)滑动连接的下凸滑移槽(51),所述握持部(3)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钩板(63)滑动连接的握持滑移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部(5)的长度长于所述安装壳(6)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握持部(3)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插设的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与所述握持滑移槽(31)间隔开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球头滚珠(6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具有形变能力的第二钩板(6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2)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纹(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部(1)、转动部(2)与握持部(3),所述主体部(1)以及所述握持部(3)均与所述转动部(2)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1)朝向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以及所述握持部(3)朝向所述转动部(2)的一端均凸设有连接方块(4),所述转动部(2)的上端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方块(4)插设与转动的转动方槽(21),所述转动方槽(21)的槽壁限制所述连接方块(4)自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的下端连接有盖合所述转动方槽(21)的槽底的遮挡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下端设置有下凸部(5),所述下凸部(5)滑动连接有安装壳(6),所述安装壳(6)包括供所述下凸部(5)与所述握持部(3)滑动连接的连接部(62)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部(62)内侧的第一钩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碧云傅碧兰谢贤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广测计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