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48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部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包括分流导流部、位于所述分流导流部两侧的环形侧壁,以及设置于环形侧壁内部的空滤芯。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中环形侧壁能够分别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外导流通道,与所述空滤芯的过滤侧壁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内流通道,有效避免进入空气过滤装置进行空滤的气流发生紊乱;此外,所述环形侧壁对所述空滤芯形成至少四分之三的包裹,能够保证气流内所存在的大颗粒杂质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分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空滤芯、使用寿命,避免空气过滤装置需要频繁更换空滤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喷油螺杆真空泵的空气过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固体杂质的过滤装置,从而使进入真空泵的气体更加洁净,保证真空泵的正常运转并延长设备寿命。

2、传统的空气过滤器,其对空气中所含有的粉尘等固体杂质的过滤,主要是依靠所具有的圆筒状/管状的空气滤芯(也称空滤芯)进行,对空气的洁净程度也主要依靠空滤芯实现。基于此,现有的空气过滤器的空滤芯往往需要过滤大量大颗粒杂质,工作压力大,需要频繁更换,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3、但现有的喷油螺杆真空泵上的真空用空气过滤器一般采用一体成型铁壳的单支空滤总成,而这种真空用空气过滤器存在整体重量大、占地面积大、不易固定和更换空气滤芯麻烦的缺点,即会给后期的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问题

2、针对现有空气过滤器存在的空滤芯更换频繁、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过滤装置,可以应用于喷油螺杆的真空泵。

3、2.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空腔,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出气管;

7、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部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包括分流导流部、位于所述分流导流部两侧的环形侧壁;

8、设置于环形侧壁内部的空滤芯,所述空滤芯包括过滤侧壁以及出气端,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壳体的出气管连通;

9、其中,所述环形侧壁的外侧,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外导流通道;

10、所述环形侧壁对所述空滤芯形成至少四分之三的包裹;并且,所述环形侧壁的内侧,与所述空滤芯的过滤侧壁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内流通道;

11、所述分流导流部靠近所述进气管设置,并将所述导流通道分隔成,分别位于所述分流导流部两侧的外导流通道一、外导流通道二。

12、基于以上所述方案,通过采用这种具有环形侧壁的导流罩,对所述空滤芯形成一定的程度的包覆,所述环形侧壁分别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外导流通道,以及与所述空滤芯的过滤侧壁之间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内流通道,基于此,可以避免使进入空气过滤装置进行空滤的气流发生紊乱,并且能够使所述气流沿导流罩形成的外导流通道进入内流通道,然后经由空滤芯完成对所述气流的空滤;这个过程既可以保护空滤芯不被突然进入的气体以及固体撞击损伤,同时也能使所述气流内所存在的大量的大颗粒杂质在进入空滤芯前得到初步分离;

13、在此需要进一步进行说明的是,所述环形侧壁对所述空滤芯形成至少四分之三的包裹,即意味着所述气流在进入内流通道之前,需要走过之三四分之三圆周距离的、具有一定内壁曲线的外导流通道,能够削弱气流对于大颗粒杂质的携带力度,这是保证气流内所存在的大颗粒杂质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初步分离的关键,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空滤芯、使用寿命,避免空气过滤装置需要频繁更换空滤芯的问题;

14、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导流部的部分内嵌在所述进气管内,使进气管的进气直接分流,分别经由外导流通道一、外导流通道二进入壳体的空腔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空滤芯的数量为两个;

16、所述环形侧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分流导流部两侧的环形侧壁一和环形侧壁二;

17、所述环形侧壁一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外导流通道一;

18、所述环形侧壁一,对所述的一个空滤芯形成至少四分之三的包裹;并且,所述环形侧壁一的内侧,与所述的空滤芯的过滤侧壁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内流通道一;

19、所述环形侧壁二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外导流通道二;

20、所述环形侧壁二,对所述的另外一个空滤芯形成至少四分之三的包裹;并且,所述环形侧壁二的内侧,与所述的空滤芯的过滤侧壁之间具有空隙,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内流通道二。

21、基于以上所述方案,在分流导流部的作用下,将即将进入的空气均匀分流形成两路气流,分别沿外导流通道一、外导流通道二旋转至少四分之三圈后再同时均匀进入两个空滤芯进行过滤,此过程不但有助于将大部分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而且有吸风降噪的作用。

22、进一步地,以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为基准,所述外导流通道一与外导流通道二对称设置。

23、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隔板;

24、所述隔板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并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腔室一、腔室二;

25、所述进气管与腔室一连通,所述导流罩、空滤芯设置于腔室一;

26、所述出气管与腔室二连通;

27、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空滤芯的出气端通过所述通气口与所述腔室二连通。

28、进一步地,其中,位于每个空滤芯所在位置处的隔板中均设置有一个通气口,空滤芯的出气端与通气口相抵;同时,所述导流罩的环形侧壁的一侧与隔板接触安装形成密封。

29、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封闭壳体。

30、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所具有的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壳体为铰连接。

31、进一步地,所述空滤芯,与其出气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后端,所述空滤芯的后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触、所述导流罩的环形侧壁的另一侧与盖板相抵接触,所述盖板安装好后会对空滤芯和环形侧壁产生压紧的力度;则通过盖板可以将空滤芯和环形侧壁压紧在隔板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空滤芯、导流罩能够可靠地实现位置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导流部(210)的部分内嵌在所述进气管(110)内,使进气管(110)的进气直接分流,分别经由外导流通道一(231)、外导流通道二(232)进入壳体(100)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芯(300)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进气管(110)的中心轴线为基准,所述外导流通道一(231)与外导流通道二(232)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4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400);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任一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500),所述盖板(500)用于封闭壳体(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500),所述盖板(500)用于封闭壳体(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导流部(210)的部分内嵌在所述进气管(110)内,使进气管(110)的进气直接分流,分别经由外导流通道一(231)、外导流通道二(232)进入壳体(100)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芯(300)的数量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于真空泵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进气管(110)的中心轴线为基准,所述外导流通道一(231)与外导流通道二(232)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骣郭珺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赛力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