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及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及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5330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及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和应用,将棉籽油升温至60~70℃,加入吸附剂Ⅰ,60~70℃下搅拌吸附,过滤;过滤后的滤液升温至90~100℃,加入吸附剂Ⅱ,90~100℃下进行二次深度真空恒温吸附,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进行除水处理,得天然酯绝缘油。吸附剂Ⅰ由高岭土、氧化钙和碳酸镁三种成分组成,吸附剂Ⅱ由支链淀粉、氧化石墨烯和多孔Al2O3三种成分组成,通过控制吸附剂成分、吸附温度及加入时机,实现了棉籽油在天然酯绝缘油中的应用,吸附性能稳定,不会对油造成非必要的污染。天然酯绝缘油应用到变压器中,解决了棉籽油过量食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提高了棉籽油的附加值,符合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酯绝缘油,具体涉及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及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天然酯绝缘油是将植物油经过一系列提纯等工艺转换为变压器油,具有燃点高,不易着火,耐水性良好的特点,同时可在自然界中快速降解,对环境友好,可对传统矿物绝缘油进行替代。

2、目前,天然酯绝缘油主要以大豆基天然酯绝缘油为主过对精炼后大豆油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成天然酯绝缘油。棉籽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食用油种,且价格较大豆油更低廉。但由棉籽直接压榨出来的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棉酚,过量食用会对人体产生毒性,需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增加了成本,抑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3、目前还没有将棉籽油进行深度处理成天然酯绝缘油的技术。棉籽油在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过程中存在三个技术难点。(1)棉籽油中存在比例较高的单酯和酚类物质,这就使得棉籽油的倾点较高,通常情况下,棉籽油的倾点在-10℃以上。而较低的倾点也会直接导致在用作绝缘油的情况下,变压器在低温时启动性能大大降低。(2)棉籽油的甘油三脂的脂肪酸链过长,而过长的脂肪酸链会导致棉籽油的粘度增加。经测量棉籽油在40℃时,运动粘度在60㎡/s以上。两项指标皆高于天然酯变压器绝缘油的要求,较高的运动粘度,不利于变压器绝缘层的散热,进而影响变压器的运行状况,甚至导致事故发生。(3)棉籽油中存在较多极性物质。当绝缘油中极性物质过多时,绝缘油的耐压等级就会随之降低。棉籽油的耐压极限在55kv左右,虽然达到绝缘油的相应要求,但需要进一步降低极性物质比例,提高绝缘油耐压等级。

>4、因此,实现对棉籽油利用,并将其加工成成天然酯绝缘油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棉籽油应用到天然酯绝缘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及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和应用,经两次吸附过滤,得到满足标准要求的天然酯绝缘油。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棉籽油升温至60~70℃,加入吸附剂ⅰ,60~70℃下搅拌吸附,过滤;

5、(2)步骤(1)过滤后的滤液升温至90~100℃,加入吸附剂ⅱ,90~100℃下进行二次深度真空恒温吸附,过滤;

6、(3)步骤(2)过滤后的滤液进行除水处理,得天然酯绝缘油。

7、进一步地,步骤(1)中吸附剂ⅰ为质量比为2~5:3~7:1~3的高岭土、氧化钙和碳酸镁的复合物;步骤(2)中吸附剂ⅱ为质量比1:0.5~1:2的支链淀粉、氧化石墨烯和多孔al2o3的复合物。

8、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吸附剂ⅰ的粒径为200~400目;步骤(2)中所述的吸附剂ⅱ的粒径为600~800目。

9、进一步地,步骤(1)中吸附剂ⅰ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5~8%;步骤(2)中吸附剂ⅱ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2~4%。

10、进一步地,步骤(1)中吸附时间为120~180min;步骤(2)中真空恒温吸附的时间为90~150min。

11、进一步地,步骤(2)中真空恒温吸附的真空度为0.05~0.1mpa。

12、进一步地,步骤(3)中除水处理的方法为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01~0.05 mpa。

13、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棉籽油为棉籽直接压榨出来的棉籽油。

14、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酯绝缘油。

15、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酯绝缘油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16、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7、本专利技术中吸附剂ⅰ由高岭土、氧化钙和碳酸镁三种成分组成,氧化钙可以吸附极性物质,降低酸值,与高岭土和碳酸镁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对棉籽油中的杂质、大颗粒物质,极性分子,溶胶等的初步吸附;吸附剂ⅱ由支链淀粉、氧化石墨烯和多孔al2o3三种成分组成,通过二次深度真空恒温吸附,进一步降低棉籽油的倾点、粘度以及酸值,实现对棉籽油中多种杂质深度去除,得到满足标准要求的天然酯绝缘油,且性质稳定,不易产生沉淀和悬浮物。

18、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吸附剂的成分、吸附温度及加入时机,实现了棉籽油在制备天然酯绝缘油中的应用,且吸附剂各成分配合使用,吸附性能稳定,不会对油造成非必要的污染,在去除杂质的同时,不会向油中引入新的杂质。

19、本专利技术利用棉籽油制备的天然酯绝缘油可生物降解,不仅有利于解决棉籽油过量食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棉籽油提供了一条新的合理化工业应用路线,同时极大提高了棉籽油的附加值,采用物理吸附制取天然酯绝缘油,取代传统的加酸碱制取法,可以有效杜绝环境污染,杜绝污水排放,降低成本,符合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剂Ⅰ为质量比为2~5:3~7:1~3的高岭土、氧化钙和碳酸镁的复合物;步骤(2)中吸附剂Ⅱ为质量比1:0.5~1:2的支链淀粉、氧化石墨烯和多孔Al2O3的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吸附剂Ⅰ的粒径为200~400目;步骤(2)中所述的吸附剂Ⅱ的粒径为600~8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剂Ⅰ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5~8%;步骤(2)中吸附剂Ⅱ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时间为120~180min;步骤(2)中真空恒温吸附的时间为90~15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真空恒温吸附的真空度为0.05~0.1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除水处理的方法为真空干燥,真空度为0.01~0.05 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棉籽油为棉籽直接压榨出来的棉籽油。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天然酯绝缘油。

10.一种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然酯绝缘油在变压器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剂ⅰ为质量比为2~5:3~7:1~3的高岭土、氧化钙和碳酸镁的复合物;步骤(2)中吸附剂ⅱ为质量比1:0.5~1:2的支链淀粉、氧化石墨烯和多孔al2o3的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吸附剂ⅰ的粒径为200~400目;步骤(2)中所述的吸附剂ⅱ的粒径为600~8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棉籽油制备天然酯绝缘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剂ⅰ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5~8%;步骤(2)中吸附剂ⅱ的加入量为棉籽油质量的2~4%。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强孔非凡王学磊于万利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沐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