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源测向,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无源探测系统的高精度干涉仪测向方法。
技术介绍
1、信号的到达角是无源探测系统实现对信号分选的重要输入参数,也是交会定位算法的基本观测量,是态势的重要表征量,因此先进的无源探测系统应具备优异的测向性能。常见的测向体制有比幅法测向、比相法测向以及多普勒测向等。机载系统通常采用相位干涉仪测向,其具有测向精度高、测向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干涉仪测向的测向精度与最大不模糊视角范围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相位干涉仪的原理决定了干涉仪的基线长度越长,测向精度就越高,另一方面,通道间的相位差测量存在2π模糊,因此为了避免模糊,基线长度的设置必须保证相位差在[-π,π]以内。在模糊视角固定的情况下,这就限制了基线的长度。长短基线法被提出用于解决上述矛盾,其基本原理是结合使用长基线和短基线,其中短基线设置可以保证对应的相位差无模糊,从而可以粗略估计角度,利用该角度估计值对长基线对应的相位差解模糊,并利用去模糊的长基线相位差进行精确的角度估计。实践中,最长基线和最短基线之间还设置有多级基线,采取上述方法逐级解模糊可得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无源探测系统的高精度干涉仪测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无源探测系统的高精度干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张馨匀,黎洲臣,郑世龙,许哲文,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