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81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该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外壳、传感器组件和电极组件支撑组件,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弹性电连接件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电池外壳固定,第二电极与传感器组件电连接,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使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电极和弹性电连接件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由此,可无需添加其他电连接材料即可实现传感器组件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在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可靠电连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环能力、高工作电压、环保性以及低自放电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中。

2、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传感器监测电池的工作状态,然而,如何可靠地为传感器通电,以便于传输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外壳、传感器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弹性电连接件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使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由此,通过将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可无需添加其他电连接材料即可实现传感器组件与第一电极电连接,在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可靠电连接的效果。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气密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气密连接件内,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气密连接件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由此,通过将第一电极设置于气密连接件内,能够在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便于将第一电极安装至电池外壳。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外壳开设有容置孔,所述气密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孔内。由此,通过设置气密连接件固定在容置孔内,能够在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便于将第一电极安装至电池外壳。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间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沿垂直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中间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由此,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沿垂直方向延伸,弹性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时,能够进一步增强弹性电连接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稳定性,在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可靠电连接的效果。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中间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所述中间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或者,所述中间弹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所述中间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由此,易于被压缩后弹性电连接件恢复成原状,在实现可靠电连接的效果的同时,提高弹性电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支撑组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传感器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由此,便于在电池外壳内形成容置空间,以将第二电极和传感器组件与电池外壳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便于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在降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可靠电连接的效果。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配合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电极空间,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极空间。由此,通过限位支撑部将弹性电连接件进行限位,缓解弹性电连接件在被压缩时出现移位,导致电连接失效的问题。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连接所述电池外壳,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固定。由此,通过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便于将传感器组件安装于容置空间内,以使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同时便于拆卸与维护传感器组件和弹性电连接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围绕所述限位支撑部设置,并在垂直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与所述限位支撑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置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限位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处。由此,第一卡接部围绕限位支撑部设置,并且在垂直方向上与限位支撑部间隔设置,能够预留足够空间放置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卡接部置于第一卡接部和限位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处,能够使得卡接配合后的结构整体上更加紧凑。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转接连接部,所述限位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通过所述转接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外壳连接。由此,限位支撑部和第一卡接部通过转接连接部与电池外壳连接,能够提高限位支撑部和第一卡接部与电池外壳连接的稳定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并相较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并相较于所述压缩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固定。由此,可以使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的方式更加简单,便于拆卸与维护传感器组件和弹性电连接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支撑件配合将所述容置空间划分为电极空间和检测空间,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极空间,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检测空间。由此,传感器组件位于检测空间内,可便于通过传感器组件检测出电池内部中的特定气体的含量,弹性电连接件位于电极空间中,能够对弹性电连接件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缓解弹性电连接件被腐蚀等问题。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微孔透气层,所述支撑件具有连通口,所述检测空间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防水透气膜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口,所述微孔透气层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膜背离所述检测空间一侧。由此,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检测空间内,并通过防水透气膜和微孔透气层配合封堵连通口,从而允许检测空间外的气体从微孔透气层以及防水透气膜进入检测空间,以便于通过传感器组件对进入检测空间中的气体进行检测,以采集电池的内部信息,分析电池的工作状态。同时微孔透气层设置于防水透气膜背离检测空间一侧,检测空间外的大部分液体会接触微孔透气层,少量液体与防水透气膜接触,从而能够通过微孔透气层缓解液体施加给防水透气膜的压力,降低防水透气膜失效的可能性,缓解传感器组件被腐蚀的问题,提高传感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孔透气层为多个,多个所述微孔透气层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膜背离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外壳、传感器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弹性电连接件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使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气密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气密连接件内,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气密连接件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开设有容置孔,所述气密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间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沿垂直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中间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支撑组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传感器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配合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电极空间,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极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连接所述电池外壳,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围绕所述限位支撑部设置,并在垂直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与所述限位支撑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置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限位支撑部之间的间隔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转接连接部,所述限位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通过所述转接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外壳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并相较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并相较于所述压缩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配合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支撑件配合将所述容置空间划分为电极空间和检测空间,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极空间,所述传感器组件位于所述检测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防水透气膜和微孔透气层,所述支撑件具有连通口,所述检测空间通过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防水透气膜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口,所述微孔透气层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膜背离所述检测空间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透气层为多个,多个所述微孔透气层依次堆叠设置于所述防水透气膜背离所述检测空间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包括电池壳体和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用于封堵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端,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盖板朝向所述电池壳体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池盖板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器和所述光接收器间隔设置,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出气体检测光,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气体检测光。

1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8.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池外壳、传感器组件和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弹性电连接件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使所述传感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气密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气密连接件内,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气密连接件与所述电池外壳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开设有容置孔,所述气密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容置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中间弹性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沿垂直于所述弹性电连接件的压缩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另一者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所述中间弹性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压缩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垂直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支撑组件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传感器组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限位支撑部配合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电极空间,所述弹性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电极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连接所述电池外壳,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外壳的限位支撑部,所述第一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木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