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射线转换靶、射线源和辐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射线转换靶、射线源和辐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74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射线转换靶,包括靶体、靶部和散热部,靶部设置在靶体内部,所述靶部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配置成用于产生射线;散热部,配置成容纳散热流体,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靶部的第二面,其中,所述散热部的流体入口分隔为N个第一子入口,每一所述第一子入口与对应的第一流道相连通,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子入口与其余至少一个第一子入口的大小不同,N个所述第一子入口配置成调节流向各第一流道内流体的流量。本公开还提供了射线源和辐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辐照、安检或其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射线转换靶、射线源和辐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辐照的需求不断提高,辐照技术不断进步,辐照装置也在不断的应用于各种新领域中。例如:利用辐照装置对产品进行改性,在食品行业中对食物进行辐照杀菌处理,在农业上常用射线进行辐照育种、刺激增产、辐射防治虫害,在安检领域进行特定物品的检查以及在医疗行业上进行医学成像和医学治疗。

2、辐照装置设置有电子-射线转换靶以产生射线(如x射线或其他射线)。电子-射线转换靶设计过程中,靶体的散热结构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现有射线转换靶的靶体散热设计中,大都采用水冷散热结构,例如使用一条水道或并联设计的多条水道。

3、在实现本公开专利技术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并联设计的多条水道中各水道流阻不同,往往容易造成各水道内流量分布不均,单条水道内也容易存在流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低流速区和流速接近为零的死水区往往由于散热效率过低而导致温升过高,使得转换靶由于散热不及时而被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射线转换靶、射线源和辐照装置。

2、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射线转换靶,包括:

3、靶体;

4、靶部,设置在靶体内部,所述靶部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配置成用于产生射线;

5、散热部,配置成容纳散热流体,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靶部的第二面,其中,所述散热部的流体入口分隔为n个第一子入口,每一所述第一子入口与对应的第一流道相连通,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6、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子入口与其余至少一个第一子入口的大小不同,n个所述第一子入口配置成调节流向各第一流道内流体的流量。

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散热部包括:

8、第一散热槽,位于所述靶部的第二面;

9、第二散热槽,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槽的一侧,包括n个所述第一子入口及n个所述第一流道;

10、第三散热槽,与所述第二散热槽相对,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槽的另一侧;

11、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和所述第三散热槽迂回连通,所述流体依次途径所述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和所述第三散热槽以吸收所述靶体的热量。

1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槽还包括:

13、n-1个第一隔板,任一所述第一隔板竖立在所述第二散热槽内;

14、其中,n个所述第一子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5、任两个相邻所述第一隔板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一子入口;

16、任一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散热槽的第一侧壁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一子入口;

17、任一个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散热槽的第二侧壁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一子入口,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第二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

1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包括:

19、第一端部,配置成与相邻第一隔板的第一端部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入口,或者,配置成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入口;

20、其中,所述第一端部的末端斜切,斜切面与该第一隔板的一板面相交,从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一端部的末端大致呈三角形。

2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坡道,所述第一坡道配置成沿流体流向逐渐升高,直至与上方第一子入口所连通第一流道的底部平齐。

2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下方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坡道时,其中任一个第一坡道与其余至少一个第一坡道之间的坡度相同或不同。

2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槽包括与n个所述第一子入口一一对应地n个第一子出口,每一所述子出口对应与一第一流道相连通;

24、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出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坡道,所述第二坡道配置成沿流体流向逐渐降低。

2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弧形转角,所述第二散热槽的流体经由所述第一弧形转角约束后进入所述第一散热槽。

2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流体入口底部设置有第三坡道,所述第三坡道配置成沿流体流向逐渐升高。

2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散热槽包括:

28、m个第二流道;

29、m个第二子入口,每一所述第二子入口与对应的第二流道相连通,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0、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子入口与其余至少一个第二子入口的大小不同,m个所述第二子入口分别配置成调节流向所连通第二流道的流体的流量。

3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散热槽还包括:

32、m-1个第二隔板,任一所述第二隔板竖立在所述第三散热槽内;

33、其中,m个所述第二子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34、任两个相邻所述第二隔板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

35、任一个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散热槽的第三侧壁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所述第三侧壁为所述第三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之间的隔板;

36、任一个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散热槽的第四侧壁相配合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

3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包括:

38、第三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流体出口,配置成与相邻第二隔板的第三端部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入口,或者,配置成与相邻的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配合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入口;

39、其中,从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端部呈钩状,所述第三端部的末端配置成从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流体出口弧形延伸至所述第三散热槽内形成所述钩状。

4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端部的末端斜切,斜切面与该第三端部的弧面相交,从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端部的末端大致呈三角形。

4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m个所述第二子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42、第二弧形转角与其相邻第二隔板的第三端部配合而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所述第二弧形转角设置在所述第四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三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之间的连通处;

43、任两个相邻第二隔板的第三端部之间配合而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其中,对于任两个第二隔板,各自的第三端部配置成越靠近所述第二弧形转角则弧长更大;

44、单个第二隔板的第三端部与所述第三侧壁配合而限定出的第二子入口。

4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大致平行,且流体流向相反,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大致平行,且流体流向相反。

46、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线源,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射线转换靶。

47、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辐照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射线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线转换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散热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二散热槽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下方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坡道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流体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坡道,所述第三坡道配置成沿流体流向逐渐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三散热槽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三散热槽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三端部的末端斜切,斜切面与该第三端部的弧面相交,从俯视方向观察,所述第三端部的末端大致呈三角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M个所述第二子入口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二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大致平行,且流体流向相反,以及所述第三散热槽与所述第一散热槽大致平行,且流体流向相反。

16.一种射线源,包括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射线转换靶。

17.一种辐照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射线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线转换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散热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二散热槽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入口的下方各自设置有所述第一坡道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射线转换靶,其中,所述第一散热槽的流体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坡道,所述第三坡道配置成沿流体流向逐渐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线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红刘晋升高峰张晓桐李维科李荐民李元景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