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173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三聚氰胺煅烧、回流后加入水合肼溶液进行水热反应,将水热产物去除杂质后干燥。最后,将产物按照一定比例与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研磨混合均匀后煅烧,产物多次水洗后干燥得到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物作为造孔剂和结构导向剂,制得的C3N5具有大量的多级孔道结构,可以提高光的吸收、有效提高传质速率、增加反应的活性位点、增大比表面积和缩短光生载流子迁移距离、进而提高光催化降解六价铬离子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简单易操作、试剂廉价易得,为治理工业污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并对C3N5的形貌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半导体材料中,石墨相氮化碳(g-c3n4)由于其高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无毒无污染、以及优异的可见光活性等优点而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但是,利用氰胺化物等氮化碳前驱体直接煅烧所得的块状c3n4具有比表面积低、光吸收范围窄、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缺点,不利于质量传递和光催化反应,极大限制了氮化碳在光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因此,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带隙较窄的c3n5。在c3n5聚合物中,两个s-庚嗪单元通过偶氮键桥接在一起,这构成了一种与c3n5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由于偶氮键的重叠而导致的扩展共轭和由于庚嗪单元的芳香π网络而导致的庚嗪核上电子密度的增加导致价带最大值的向上移动,导致带隙降低。相较于c3n5,多孔c3n5具有对可见光响应范围宽、电子空穴对复合低、质量传递和光生载流子转移快等优点;且孔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的活性位点、减小载流子迁移距离、提高传质等。但是常用的制备多孔结构的硬模板法后续处理复杂,且有杂原子残留;软模板法的模板剂在焙烧过程中易分解、所得氮化碳比表面积小、孔径无序等。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易操作、无需复杂后处理的多孔三维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对于氮化碳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块状氮化碳质量传递速度慢、光生载流子转移速率低、太阳光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c3n5为具有蛛网状纳米孔道的三维结构,有利于促进六价铬离子的光催化降解。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三聚氰胺置于带盖的氧化铝坩埚中高温煅烧,回流除去未反应的杂质后干燥得到中间产物1;

4、(2)将步骤(1)中所得中间产物与足量水合肼均匀混合,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后调节ph值除去杂质、干燥后得到中间产物2;

5、(3)将步骤(2)中所得中间产物2按照一定比例与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研磨混合均匀,在马弗炉中高温煅烧,煅烧产物用高纯水多次洗涤后干燥后获得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

6、其中,步骤(1)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00~550℃,升温速率为3~10℃/分钟,煅烧保温时间是12~36小时。

7、其中,步骤(1)中所述回流温度为60~120℃,回流时间为6~15小时。

8、其中,步骤(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80℃,保温时间为12~36小时。

9、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质量分数为0.1~10%,其中,混合物中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0~30%,1~10%,60~90%。

10、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00~500℃,升温速率2~10℃/分钟,煅烧保温时间2~5小时。

11、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50℃,升温速率为5℃/分钟,保温时间为3小时。

12、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应用于光催化还原污水中的六价铬离子。

13、优选地,所述应用条件为:温度为27℃,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为300mg/l,投加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浓度为0.1g/l,对上述溶液进行光照催化降解90分钟。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了煅烧-水热-煅烧三步法,通过改变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引入比例,及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比例,制备出了具有蛛网状的超薄c3n5纳米片。在水热过程中,蜜勒胺与水合肼充分反应;在步骤(3)煅烧过程中,温度升至300℃时,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受热开始分解,到450℃,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逸出,形成纳米孔道,同时蜂蜜肼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3n5。

15、由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有大量的多级孔道,大孔径孔道增多,一方面光生载流子更易转移至催化剂表面进行后续反应,传质速率提高:另一方面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反应活性位点增加,光催化还原六价铬离子的活性大幅增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煅烧-水热-煅烧三步法合成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氰胺为C3N5前驱体,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物为造孔剂和结构导向剂,采用三步法合成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可用于光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染料、抗生素等,将其降解为对环境危害较小的物质。

2.一种合成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00~550℃,升温速率为3~10℃/分钟,煅烧保温时间是12~36小时;回流温度为60~120℃,回流时间为6~15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80℃,保温时间为12~36小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00~500℃,升温速率为3~10℃/分钟,保温时间2~5小时。p>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质量分数为0.1~10%,其中,混合物中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质量占比分别为10~30%,1~10%,60~90%。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工业污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抗生素、染料等。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条件为:温度为27℃,六价铬离子的浓度为300mg/L,投加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浓度为0.1g/L,对上述溶液进行光照催化降解90分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煅烧-水热-煅烧三步法合成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聚氰胺为c3n5前驱体,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物为造孔剂和结构导向剂,采用三步法合成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可用于光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染料、抗生素等,将其降解为对环境危害较小的物质。

2.一种合成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高温煅烧温度为400~550℃,升温速率为3~10℃/分钟,煅烧保温时间是12~36小时;回流温度为60~120℃,回流时间为6~15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蛛网状超薄c3n5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80℃,保温时间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蕾孟建琦李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