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及储放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6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及储放热方法,该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用于设置储热温度设定值;绝缘料筒,与温度控制器相连接,用于达到储热温度设定值;设置与绝缘料筒表面的电磁感应线圈,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作用直接加热在绝缘料筒内的钢珠蓄热体并使绝缘料筒达到储热温度设定值;与绝缘料筒相连接的移动床换热器,用于与绝缘料筒中的钢珠蓄热体进行换热,完成放热;颗粒提升装置,用于将换热完毕后的钢珠蓄热体提升至绝缘料筒进口,完成物料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以钢珠为主的蓄热体直接进行均匀加热,从而解决了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加热效率,及其装置设计简单,适用于大型化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和颗粒材料储/放热,特别是涉及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及储放热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需要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以提升常规电源调节能力,推动煤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其中,储热技术的发展成熟、稳定性好、成本较低,因此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得到广泛关注。

2、具体地,储热技术通过电蓄热装置将过剩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储存,同时结合相应的换热技术进一步利用储存的热能生产热风、热水或蒸汽。其中,电蓄热装置采用电阻式加热的方式加热蓄热体,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装置复杂的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同时,现有的蓄热体多为沙子、熔盐、相变材料,该蓄热体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较小,限制了其储/放热能力进而影响了储放热系统的综合性能。

3、现有技术中,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4、方法一,在固体蓄热体中增加与加热棒垂直且呈间隔排布的吸热直热管,从而有效提高蓄热体的释热能力;

5、方法二,采用绝缘液体和导热液体分别替代原有绝缘介质和电阻丝,同时绝缘液体也能够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包括工频、中频和高频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蓄热体为不锈钢颗粒,其中,所述不锈钢颗粒的粒径分布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和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蓄热体中掺混预设比例的预设类颗粒,其中,所述预设类颗粒的粒径分布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钢珠进行储放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温度控制器相连接,其中,所述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包括工频、中频和高频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蓄热体为不锈钢颗粒,其中,所述不锈钢颗粒的粒径分布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和小于等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蓄热体中掺混预设比例的预设类颗粒,其中,所述预设类颗粒的粒径分布大于等于第三阈值和小于第一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颗粒材料为碳化硅和铝中任意一种,所述预设类颗粒的质量分数大于等于第四阈值和小于等于第五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炜钦吕俊复张海柯希玮周托黄中刘青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