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162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培育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包括上侧开口的育秧盒,育秧盒内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育秧盒分隔为若干个育秧腔,育秧腔底部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孔,育秧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截面为“十”字形,隔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封闭育秧腔的托板,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件,育秧腔内设有用于收置转动后的托板的收置槽,隔板高度低于育秧盒高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分段式培养,托住稻种的同时,降低在移植拔出时对水稻苗根系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培育装置,具体是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水稻的新品种进行研发时,会将秧苗当放置在水稻培育箱中进行培育。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不同的插秧机配备不同规格的育秧盘,通常分硬育秧盘和软育秧盘。现有的育秧盘不便调节水稻的涉水高度,同时,现有的育秧盘所设的育秧孔预留直径无法调整,因此在水稻未成熟时无法进行分割固定,导致水稻呈歪斜状,影响培育质量,故需要对其做出改进。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cn217217585u公开了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设置有内腔,内腔的顶部设置有恒温机构,其特征在于:内腔的左右两侧腔壁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均设置有培育机构,培育机构包括有培育盘与育秧篮,所述培育盘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培育盘的顶部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育秧篮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矩形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嵌入所述矩形杆中。

3、上述水稻培育辅助装置,通过螺纹杆、限位框、限位杆和抵接块的配合,实现能够对水稻秧苗的涉水高度做出调整,但利用稻种发芽获得水稻苗时,稻种较小容易从育秧篮的缝隙中落下,当育秧篮为托住稻种设计为较小缝隙时,在之后水稻苗育苗完成后,需要将水稻苗拔出移植,过小的缝隙内塞有大量根系,拔出又容易将稻苗根系折断,损伤水稻苗根系降低水稻苗品质,且育苗通常为高密度种植,水稻苗植株之间的根系会相互缠绕,在分离稻苗时同样会导致稻的根系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稻种较小容易从育秧篮的缝隙中落下,当育秧篮为托住稻种设计为较小缝隙时,在之后水稻苗育苗完成后,需要将水稻苗拔出移植,过小的缝隙内塞有大量根系,拔出又会损伤水稻苗根系降低水稻苗品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利用分段式培养,托住稻种的同时,降低在移植拔出时对水稻苗根系的损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包括上侧开口的育秧盒,育秧盒内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育秧盒分隔为若干个育秧腔,育秧腔底部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孔,育秧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截面为“十”字形,隔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封闭育秧腔的托板,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件,育秧腔内设有用于收置转动后的托板的收置槽,隔板高度低于育秧盒高度。

3、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先将托板调节到封闭育秧腔的位置,并在托板上播撒稻种,由于隔板高度低于育秧盒高度,使隔板上表面能够存放营养液,用于为稻种补充营养,且托板将育秧腔封闭,营养液不会流入育秧腔中。托板为刚体,稻种发出的根难以插入,使根系不会向下延伸,而是横向生长。

4、当稻种发出部分根系时,通过驱动件转动托板,托板会收置入收置槽中,此时稻种会落在支撑板上,并且营养液会流入育秧腔的底部,育秧腔的底部设有通水孔,使营养液能够蔓延入所有的育秧腔。由于稻种已有部分根系,会将稻种卡在支撑板上而不是掉入营养液中。稻种会在支撑板上继续发育。因为有隔板的存在,根系会向下延伸,而不是横向生长,减少了水稻苗植株之间的根系会相互缠绕的概率。同时支撑板为板状结构,仅在“十”字形四周有四个大孔,水稻苗的根系难以缠绕住支撑板,因此在拔出移植时几乎不会对水稻苗根系产生损害,使水稻苗能够大密度种植,且根部完整度极高。

5、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稻种分为两段式培养,解决了在密植时水稻苗会缠绕在缝隙中或苗株之间的相互缠绕,减少了在后续移植或分离时对水稻苗根系的损伤,有助于水稻苗移植后的生长;同时通过托板转动,使稻种进入下一阶段培养,减少了人工工作强度,同时节约了培养空间。

6、进一步,包括一侧开口的培育箱,培育箱上开设有通风孔,培育箱内设有若干育秧盒,育秧盒均与培育箱侧壁滑动连接,培育箱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培育箱的透明箱门。

7、有益效果:单独育苗相比直接的播种的好处为稻种不会被老鼠、昆虫和鸟类偷吃,因此利用培育箱对育秧盒进行保护,加强保护效果。育秧盒均与培育箱侧壁滑动连接,方便使用者播撒稻种和移植稻种。透明箱门能够为稻苗提供光线,且便于使用者观察稻苗生长情况。通风孔能够培育箱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保障稻苗正常生理活动。

8、进一步,培育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混合缸,培育箱内设有若干喷头,喷头分别位于不同育秧盒的上侧,营养液混合缸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喷头连通。

9、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隔板,虽然营养液能够流动,但是倒入营养液原液后,营养液原液不容易扩散,因此使用营养液混合缸,混合后再添加入育秧盒中。通过水泵将营养液泵送入喷头中为育秧盒添加营养液。

10、进一步,营养液混合缸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竖直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

11、有益效果: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叶旋转能够对营养液进行混合,减少人工工作强度。

12、进一步,培育箱内设有若干日光灯,日光灯分别位于不同育秧盒的上侧。

13、有益效果:外界光照会受到天气影响,无法保持稳定,且培育箱内太阳光难以到达每一个角落。通过日光灯能够保持稻苗的光照,使其生长更快。

14、进一步,培育箱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和热电制冷片,温度检测器与热电制冷片信号连接。

15、有益效果:外界温度会受到天气影响,无法保持稳定,过冷或过热都会使稻苗的生长受影响。通过温度检测器检测培育箱内温度,并通过热电制冷片对箱体内进行加温或降温。

16、进一步,育秧盒靠近透明箱门的一侧侧壁设有观察窗。

17、有益效果:对水稻苗的根部观察能够有助于使用者判断水稻苗的生长状态。通过观察窗观察水稻苗根系的生长状态,能够对水稻苗的生长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18、进一步,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

19、有益效果:即使受到培育箱保护,依然可能会有昆虫从通风孔爬入培育箱内,同时托板需要有较好的水密性,灰尘可能会影响托板与隔板之间的水密性。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在保持通风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昆虫进入培育箱的概率,同时减低灰尘对托板与隔板之间的水密性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侧开口的育秧盒,育秧盒内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育秧盒分隔为若干个育秧腔,育秧腔底部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孔,育秧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截面为“十”字形,隔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封闭育秧腔的托板,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件,育秧腔内设有用于收置转动后的托板的收置槽,隔板高度低于育秧盒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培育箱,培育箱上开设有通风孔,培育箱内设有若干育秧盒,育秧盒均与培育箱侧壁滑动连接,培育箱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培育箱的透明箱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混合缸,培育箱内设有若干喷头,喷头分别位于不同育秧盒的上侧,营养液混合缸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喷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营养液混合缸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竖直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箱内设有若干日光灯,日光灯分别位于不同育秧盒的上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箱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和热电制冷片,温度检测器与热电制冷片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育秧盒靠近透明箱门的一侧侧壁设有观察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孔内设有防尘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侧开口的育秧盒,育秧盒内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育秧盒分隔为若干个育秧腔,育秧腔底部侧壁上均设有通水孔,育秧腔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截面为“十”字形,隔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用于封闭育秧腔的托板,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驱动托板转动的驱动件,育秧腔内设有用于收置转动后的托板的收置槽,隔板高度低于育秧盒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的培育箱,培育箱上开设有通风孔,培育箱内设有若干育秧盒,育秧盒均与培育箱侧壁滑动连接,培育箱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培育箱的透明箱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培育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培育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混合缸,培育箱内设有若干喷头,喷头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吴子帅陈传华刘广林罗群昌朱其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