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属于隧道建设。
技术介绍
1、隧道洞口施工过程中,洞顶仰坡在下方施工扰动左右下可能会发生局部失稳垮塌,进而导致整个仰坡防护出现不规整的凹陷缺口。此时,常规的做法是对仰拱坡面进行大范围的开挖修正,使得坡体表面再次相对平顺,并进而重现施工坡体防护结构。但是,上述施工方法对仰坡的开挖量极大,特别在原地形相对陡峭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隧道洞顶出现比滑塌前更高更陡的边仰坡,并给后续施工乃至后期运营带来安全隐患。
2、为了有效应对洞顶仰坡滑塌后的处治施工,避免高陡坡的出现,研究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进洞结构及设置在隧道进洞结构外围的既有锚固结构;在既有锚固结构的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进洞结构(1)及设置在隧道进洞结构(1)外围的既有锚固结构(2);其特征在于:在既有锚固结构(2)的垮塌区域设有补充锚固结构(3)及填补结构(6),在补充锚固结构(3)及填补结构(6)下方设有能将隧道进洞结构(1)围起来的框架型防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锚固结构(3)与既有锚固结构(2)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锚固结构(3)包括围设在垮塌区域周边的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包括隧道进洞结构(1)及设置在隧道进洞结构(1)外围的既有锚固结构(2);其特征在于:在既有锚固结构(2)的垮塌区域设有补充锚固结构(3)及填补结构(6),在补充锚固结构(3)及填补结构(6)下方设有能将隧道进洞结构(1)围起来的框架型防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锚固结构(3)与既有锚固结构(2)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锚固结构(3)包括围设在垮塌区域周边的初级稳定结构(3.1)和设置在初级稳定结构(3.1)中间的加固结构(3.2),且加固结构(3.2)的支护参数强于初级稳定结构(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隧道洞顶仰坡垮塌处治的新型防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琨,胡强,刘敏捷,周立,罗中颢,杨春平,闫川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