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136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集;(2)复式萎凋;(3)变温杀青;(4)正反揉捻;(5)滚筒松包;(6)保温析晶;(7)鼓风晾青;(8)渥堆发酵;(9)加压汽蒸;(10)压制成型;(11)调控发花;(12)分段干燥;(13)检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解决了传统工艺加工老叶莓茶杀青不足和叶片细胞破碎度不高而导致黄酮渗出率低的问题,同时利用渥堆的湿热作用和金花菌的代谢产物对内含成分进行降解和转化,有效降低了莓茶老叶的苦涩味和粗青气,使其变得醇厚甘爽,并具有独特的菌香。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夏秋季节莓茶粗老原料,显著提高了莓茶产能和经济效益,也丰富了莓茶产品种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莓茶又称茅岩莓、长寿藤、龙须茶、土家神茶、神仙草等,学名显齿蛇葡萄,是藤茶类产品的一种,主要生长在以张家界为核心区域的武陵山脉。莓茶富含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天然活性成分黄酮,其中黄酮平均含量高达26%以上,是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被誉为“黄酮之王”。莓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降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2、莓茶在加工过程中细胞破碎,细胞中所含的黄酮活性成分渗透至叶表形成白色晶体,雪白如霜,故称莓茶。目前,市场上的莓茶产品一般是以莓茶幼嫩芽尖为原料,经过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而莓茶老叶原料粗老、黄酮含量低于芽尖,传统工艺往往造成杀青不足、叶片细胞破碎度不高,导致黄酮成分渗出较少,干茶冲泡后回甘不足,粗青气和苦涩味重。

3、莓茶芽尖采摘期相对较短,一般从4月份开始持续到当年9月,而莓茶老叶的采摘期能延长至11月底。莓茶芽尖需要手工采摘,人工采摘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量低,而莓茶老叶则可以借助采茶器割取,采茶效率高,产量大。现有技术加工的莓茶芽尖产品种类和花色单一,且产能不足,莓茶老叶虽然产量足够,但因为口味问题难以推广。

4、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莓茶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莓茶饮品的需求。因此,提高莓茶夏秋季节粗老鲜叶原料的利用率及其所制莓茶产品品质、丰富莓茶产品种类以及提高莓茶消费便携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鲜叶采集

5、用采茶器割取夏秋季节莓茶植株下部羽状复叶及叶梗作为鲜叶原料;

6、(2)复式萎凋

7、将鲜叶原料均匀薄摊在萎凋槽上,避免阳光直射,先鼓风萎凋,快速散失部分叶片水分,再室内自然萎凋至鲜叶含水量达到62%~66%,得萎凋叶;

8、(3)变温杀青

9、使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每次操作20~25公斤萎凋叶,初始杀青温度控制在250℃,滚筒转速50转/min,打开排湿阀,抖杀4~5min,快速去除叶片水分,防止粘连在筒壁上;降低杀青温度至200~220℃,滚筒转速调为30~40转/min,关掉排湿,闷杀17~19min,杀至叶梗变黄,用手捏断叶梗,中间不带绿色,叶表颜色呈暗绿黄,60%~70%的叶背有白色物质析出,用手握紧叶片仍能成团,松手后自然散开;至萎凋叶含水量达到46%~50%,得杀青叶;

10、(4)正反揉捻

11、将杀青叶摊至50~60℃后装入布袋并扎紧袋口,每袋装15~20公斤,袋口朝上放入揉捻机,加轻压揉捻2~3min;停止揉捻取出布袋,再将布袋倒过来袋口朝下放入揉捻机,加中压揉捻1~2min后取出,得揉捻叶;

12、(5)滚筒松包

13、揉捻后的莓茶呈球块状,将茶球投入滚筒杀青机进行松包,充分解散茶球;

14、(6)保温析晶

15、松包后先将莓茶装入密封袋,再放入保温容器内,直到有白色晶体析出叶面;

16、(7)鼓风晾青

17、将析晶后的莓茶取出,充分分散在萎凋槽上摊晾,通风去除水分,至莓茶含水量达到28%~30%;

18、(8)渥堆发酵

19、将晾青后的莓茶放在洁净、避光的地面上进行渥堆,室温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堆高0.8~1m,堆温保持在50~65℃,时间24~30h,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当叶片颜色由暗绿黄变为黄褐,粗青气消失并散发出淡淡酒香,即为渥堆适度;

20、(9)加压汽蒸

21、将渥堆后的莓茶放置到汽蒸设备中,设置蒸汽压力为0.3~0.5mpa,蒸汽温度为135~155℃,汽蒸4~8秒取出;

22、(10)压制成型

23、将汽蒸后的莓茶装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用液压机压制成型,根据茶块松紧度需要调整压制高度,待模具冷却后,取出模具内的成型茶块;

24、(11)调控发花

25、将压制成型的莓茶送入烘房进行发花,控制烘房内部温度为28~32℃,湿度75%~80%,随着发花时间延长烘房湿度逐渐下降至50%~60%,10~12d结束发花;

26、(12)分段干燥

27、控制烘房内部的温度,干燥时间由茶块的含水量而定,当茶块含水量降到10%为适度,15~20d结束干燥;

28、(13)检验包装

29、将发花和干燥后的茶块从烘房取出,并进行检验、包装,制成金花莓茶成品。

30、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复式萎凋过程中摊叶厚度6~8cm,先鼓风萎凋0.5~1h,快速去除叶表水分和散失部分叶片水分,然后停止鼓风,室内自然萎凋2~4小时,中途人工翻筛3~4次,挑除木质化粗梗,保留绿色叶梗,有助于之后的成型发花。

31、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松包过程中温度为80~100℃,滚筒转速为20~30转/min。

32、进一步的,步骤(6)所述保温析晶过程中茶叶温度控制在50~60℃,利用茶本身温度析晶3~5小时,

33、进一步的,步骤(7)所述通风过程中使用鼓风筛或风扇用作辅助。

34、进一步的,步骤(11)结束发花时间与茶块压缩程度相关,当压缩程度为模具二分之一的高度,10d结束发花;当压缩程度为模具四分之一的高度,12d结束发花。

35、进一步的,步骤(12)所述分段干燥过程中控制烘房内部的温度,先将温度由32℃逐渐升高至45℃,平均每天升高2~3℃,然后45℃恒温干燥。

3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7、本专利技术根据莓茶老叶的原料特点,通过复式萎凋、变温杀青、正反揉捻等工序对莓茶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复式萎凋步骤可加速老叶及叶梗的水分散失,使萎凋更到位;变温杀青步骤通过调节滚筒杀青机温度、排湿和速度来达到抖杀和闷杀相结合,使老叶及叶梗杀青更充分,有利于降低粗青气并提高黄酮渗出率;正反揉捻步骤既能保持叶片完整度,又能使叶片细胞的破碎度更高,让细胞中的黄酮活性成分更容易渗透出来附着于叶表,有利于冲泡时溶解于水,增强回甘度。

38、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外源物质,而是通过渥堆发酵、加压汽蒸、调控发花等工艺来改善莓茶老叶的品质。渥堆发酵步骤利用此过程产生的湿热作用,促进莓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并通过微生物活动分解莓茶中的蛋白质、多糖等复杂有机物质,使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莓茶老叶的苦涩味,消除粗青气;

39、加压汽蒸步骤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复式萎凋过程中摊叶厚度6~8cm,先鼓风萎凋0.5~1h,快速去除叶表水分并散失部分叶片水分,然后停止鼓风,室内自然萎凋2~4小时,中途人工翻筛3~4次,挑除木质化粗梗,保留绿色叶梗,有助于之后的成型发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松包过程中温度为80~100℃,滚筒转速为20~30转/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保温析晶过程中茶叶温度控制在50~60℃,利用茶本身温度析晶3~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通风过程中使用鼓风筛或风扇用作辅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结束发花时间与茶块压缩程度相关,当压缩程度为模具二分之一的高度,10d结束发花;当压缩程度为模具四分之一的高度,12d结束发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所述分段干燥过程中控制烘房内部的温度,先将温度由32℃逐渐升高至45℃,平均每天升高2~3℃,然后45℃恒温干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花莓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复式萎凋过程中摊叶厚度6~8cm,先鼓风萎凋0.5~1h,快速去除叶表水分并散失部分叶片水分,然后停止鼓风,室内自然萎凋2~4小时,中途人工翻筛3~4次,挑除木质化粗梗,保留绿色叶梗,有助于之后的成型发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松包过程中温度为80~100℃,滚筒转速为20~30转/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保温析晶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静黄辉尚华黄亚红李健权覃事永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黄土城食品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