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涉及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
技术介绍
1、工程结构在服役期内会遭受多种形式的环境荷载,所引发的结构振动响应特征也各不相同。结构振动将显著影响其正常使用,极端情况下甚至产生威胁结构安全的损伤失效,为降低结构振动响应,当前已有大量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激励和结构形式研发了数量众多的减振控制装置,包括金属屈服型阻尼器、粘滞阻尼器、颗粒阻尼器、调谐质量阻尼器等,这些不同类型减振控制装置的减振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其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其中,颗粒阻尼器将单个或多个质量球置于密闭腔体内,通过颗粒与颗粒、颗粒与腔体之间的碰撞、摩擦等行为进行减振,传统颗粒阻尼器多用在机械、航天等领域。近年来,通过变换腔体和颗粒布置、引入调谐质量原理等方式改变颗粒阻尼器工作模式,其应用范围已逐渐拓展到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或抗风领域,然而,现有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颗粒阻尼器多针对单一灾害研发,适用性受限。对于处于复杂服役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如大型工业建筑、与地铁共建的交通综合体建筑、高耸结构等,其在服役过程中既会受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多颗粒阻尼单元、底座(10)、万向滚轮(9)、复合耗能支撑系统(3)、碰撞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7)与腔体(2)的初始净距为Rt,代表所提阻尼减振装置在出现质量调谐模式后有效质量块的容许行程,需满足条件Rt<Rn;碰撞板(7)侧边缘与复合耗能支撑系统(3)的初始净距为Rx;碰撞板(7)面向腔体(2)一侧敷设厚度为tv的碰撞吸能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多颗粒阻尼单元、底座(10)、万向滚轮(9)、复合耗能支撑系统(3)、碰撞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板(7)与腔体(2)的初始净距为rt,代表所提阻尼减振装置在出现质量调谐模式后有效质量块的容许行程,需满足条件rt<rn;碰撞板(7)侧边缘与复合耗能支撑系统(3)的初始净距为rx;碰撞板(7)面向腔体(2)一侧敷设厚度为tv的碰撞吸能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滞阻尼器(5)阻尼力fv计算式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调谐-碰撞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放大元件(4)的出力fa与支撑系统两端相对加速度有关,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适应减振机制调节功能的颗粒...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